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浙报网友会”
一周网友妙语
· 结婚,我们租房
· 做妈妈的
你肯让女儿租房出嫁吗?
· 黄土高坡上对话同龄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问我有什么计划,事先他们提起过带我出国游玩。但是,我还是决定走进黄土高坡,与那里的伙伴交朋友。在报纸上,我看到甘肃省会宁县新庄乡杨岔村条件艰苦,视水如金,我就跟爸爸妈妈说我打算去那里。

  带上许多学习用品、课外书籍和六箱农夫山泉,行程3000多公里,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我走近了黄土高坡的孩子,一共有35位(大山最深处的因路途遥远,时间仓促而没联系上)小学、初中的伙伴接受了我的访问,并填写了调查问卷。

  小伙伴并不知道自己有多苦

  大西北、黄土高坡是地球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就是这群生长在黄土高坡的伙伴,由于信息的极度闭塞,只有3人知道那里生活环境的恶劣,68.6%的小伙伴不知道这回事,22.9%的伙伴听说过一点。也许正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让他们祖祖辈辈能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以平常的心态在山沟沟里生活下来。

  由于从村里出来要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而且黄土路仅二三米宽,山路遥远峻峭,交通非常不便,所以有65.8%的同学始终生活在山坳中,没有走出大山的机会,即使出行,大部分人只坐过自行车、摩托车与汽车,坐过火车的寥寥无几,只有3人。据了解,村上的许多老人连火车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有51.4%的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缺少父母关爱的同学们更是日夜思念,盼望团聚。    

  半数小伙伴一月吃一次肉

  迈进一户还住在窑洞里的人家,条件差得我都不敢想象。一般的家庭,除了炕、桌、椅等简单的家具外,只有48.6%人家有电视机,而且是黑白的,45.7%的有收音机,94.1%的有自行车。但这些“珍贵”的家电,常常因山里没有信号而成了摆设。

  在被调查的35个家庭中,只有1户有汽车,1户有电脑。由于没钱又没水,粮食自然成了问题。我们城里的同学,天天米饭、大鱼大肉,还挑食、厌食、偏食,山里的同学,老玉米、黑面条、酸饭在他们眼中已是美味。

  黄土上没有水塘、河流,所以这里的同学根本吃不到鱼、虾和鸭子,也很少吃到肉。其中一个月顶多能吃一次的占54.2%,吃2次以上的占28.5%,一次也吃不上的占17.3%。只有过年时大人们才舍得杀鸡称肉,还有花生和糖果。所以在村上生活的三天时间里,我始终没见到一个肥胖儿。

  

  缺水,让小伙伴喜欢雨雪天

  杨岔村长年缺水,但蒸馍又非常费水,所以调查中发现有31.5%的家庭一个月蒸一次,34.3%的半个月蒸一次,只有34.2%的“富裕”家庭3-5天蒸一次,因为家里建了水窖。

  这几年来,在当地政府和乡、村干部的努力奔走和呼吁下,260多户的村民家中有60%的农户建起了水窖,还有40%的村民家中仍无水窖,至今仍深受缺水的煎熬。

  正是这样的原因,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雨、雪天,祈盼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生命之水”。这里94.4%的孩子每天只用湿毛巾擦脸和擦手,有77.1%的同学没洗过澡,其余的大多数也只是出生时洗过一次。别说小孩,甚至在他们的父母中也有65.7%的人没有洗过一次澡,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最开心的是读书好

  正是这些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成长的伙伴们,像渴望雨露似的,有着无穷的求知欲。所有的伙伴们都认为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所有同学都希望能考上大学。最想得到的是一本课外书,而不是一顿美餐。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群同学对家乡的热爱。在“你们长期居住在这里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一问题中,57%的伙伴认为是热爱自己的家乡,31.4%的伙伴认为是由于太贫穷,没钱搬出去,还有5.7%的伙伴则因为不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而不喜欢别的地方。显然,大山里的孩子虽然渴望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更热爱养育自己的一片黄土高坡。         (孙 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00014 2007-8-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44001B1FC8[A5- 孙冰≈B1-沈宇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