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6省市比较:浙江的优势和劣势
· 浙江制造,要走出自己的路径
· 浙江制造,启动“创造引擎”
· 转型发展,需要有多个着力点
· 结构升级,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东部沿海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结构升级,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4年,万向钱潮在深交所上市。

  2000年6月,万向集团以持股23.75%位列华冠科技第二大股东。2002年9月,华冠科技成功上市。

  2000年1月,深圳万向投资有限公司受让露露集团拥有的共计公司总股本26%,成为承德露露第二大股东。

  2004年6月,万向增持后成为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

  2004年8月,“航民股份”上市,万向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之一,持有21.75%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04年8月,君子兰集团与万向集团签订了整体转让的正式协议,君子兰集团将持有的37%的兰宝信息股权转让给万向集团。转让完成后,万向集团成为兰宝信息第二大股东。

  2004年11月,中国有色集团将持有的中色股份5808万股(占总股本的10%)转让给万向资源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万向资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07年7月,万向完成最大一桩海外收购,成为美国AI公司第一大股东。另有一些海外收购计划已经或正在实施之中。

  通过资本运作,万向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实力,同时也实现了结构的升级,从产业链的最低端走向中高端。2006年,万向集团综合实力列浙江民企百强榜首位,居全国民企500强的第7位。

  在专家的实证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制造业的这一发展趋势。

  2005年,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通信电子和仪器仪表两大行业的产值比重,占东南沿海6省市全部制造业产值的19%,高出全国5.3个百分点,占全国78.7%,而传统产业的比重在快速下降。

  进入21世纪,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东部6省市的制造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以技术或资本密集为特征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产业层次加快提高。

  2000年至2005年,东部沿海6省市产值比重上升最快的8个行业,升幅达到9.3%。这些行业的绝大部分,是公认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中比重增长最快的是通信电子制造业,5年升幅5.3%;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居其次,升幅2.5%。技术密集型行业如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行业,也是这一区域发展最快的行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也愈来愈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5年来这6省市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公认的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即服装、纺织、食品加工、饮料、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其中服装行业下降了1.2%,纺织业下降了1.1%。

  在这5年中,浙江制造业发展趋势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快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快于传统行业,通信电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份额有较大提升,而纺织业等传统产业份额继续下降,结构在不断优化中。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这些变化,从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的流向上也能看出。

  2000年至2005年,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劳动力自由流动度加强,东部沿海6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资源,纷纷向比较优势较强的制造行业部门集中分布。如通信电子、电气机械、皮革、服装、家具等行业,均是2005年6省市区位比较优势列前6位的制造行业。

  制造业劳动力资源的这种结构分布调整,强化了沿海6省市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造就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生产能力、效率和效益,使得制造业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结构升级,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7-8-29 浙江日报000102007-08-29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