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蓝星”每天从废物中淘回三万元
· 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 浙江国际频道海外热播
· 打麻糍 庆丰收
· 全省行政审判工作取得新进展
· 临海(头门)港区北洋涂围垦工程开工
· 杭城部分方便面降价促销
· 英雄事迹感动家乡人
· 要闻简报
· 台风“圣帕”严重影响我省
· 一个月损失扇子近万把
· 金华开展“百企万人评机关”活动
· 万顷绿色皆“摇钱”
· 全省近16万名船员
能享受年休假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英雄事迹感动家乡人
——走访在温州见义勇为的英雄卢丙会家乡安徽省泗县

本报记者 李 扬 通讯员 梁建国
  在卢丙会做第二次手术的同时,本报记者驱车13小时赶赴卢丙会老家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今天,记者通过对英雄的家人、邻居、朋友的采访,感受英雄的人格魅力。

  英雄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

  英雄的事迹传到家乡,许多乡邻说,其实这事并不偶然,卢丙会一贯爱帮助别人。

  卢圩村有300多户人家,很多人常年外出打工,村里有时会出现“小偷小摸”的事情。于是,卢丙会发动在家的村民组成义务巡逻队,每天晚上8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巡逻。一次,有个外村人骑摩托车到村里偷羊,卢丙会得知后,明知对方手里带着铁棒,还是冲出去大叫一声“站住!”对方被他震慑住了,不得不放下羊迅速逃跑……

  村民们告诉记者,卢丙会还长期帮助一户孤寡老人,每到收割季节,他总会出现在她家里,帮助她搬运粮食。(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有时候,村民经常因一些小磨擦,就吵到街上来,卢丙会总会耐心地劝和。由于他讲得很有道理,大家也都服他。

  村委会主任卢丙圈告诉记者,今年4月,村里要建一条环村水泥路,还有三四万元的资金缺口,需要村民自筹。卢丙圈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卢丙会。因为每次村里有什么事情,他都很热心帮忙。得知此事后的卢丙会二话没说,就把自己身边准备给外孙买奶粉的仅有的两百元钱给了村主任,还发动在温州打工的同乡人,共筹资金1万余元。

  英雄生于贫困之家

  卢丙会的老家位于泗县黄圩镇卢圩村的最西头。记者看到,英雄的家是两间土平房,灶台连在床边。“他家负担重,自然不能盖和别人家一样高大的楼房。”一位邻居这样告诉记者。

  屋内默默地躺着一位老人,她就是卢丙会的母亲。据介绍,老人已经85岁,患有多种疾病,得知卢丙会出事后,老人寝食难安,病情加重。

  “父亲出事的第二天,我们才知道情况。二哥来电话,只说父亲被人用刀划了一下,叫大哥过去。”卢丙会的女儿卢文娟说,母亲与大哥去后,到现在也没回来,她们是通过电视才知道父亲受伤这么严重。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眼泪。

  卢文娟告诉记者,她大哥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后遗症,没有劳动能力,现在大哥一家都靠父亲出去打零工养活。

  当记者问卢文娟怎么不去温州看望父亲时,她噙着泪无奈地说:“家里只有2000多元钱,都被妈妈和哥哥带去温州给父亲治伤了,我没有路费。”

  记者从乡邻得知,卢丙会的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复员后一直务农,子女生活都不算富裕,但老战士生前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受父亲的影响,卢丙会也是坚持做到困难自己扛,任劳任怨地操持着一个大家庭。    

  英雄事迹感动家乡人

  在当地,勇士卢丙会在温州见义勇为、被歹徒连砍10多刀、温州人排队捐款慰问的消息引起了极大反响。英雄的事迹很快感动了泗县,该县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一直对此事予以极大的关注并呼吁救助英雄。连日来,卢丙会的邻居们一到新闻时间,就围在电视机前,一起关注卢丙会在温州的治疗情况。卢文娟告诉记者,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县、镇、村领导来家看望,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向家人反馈卢丙会的治疗情况。

  村委会主任卢丙圈让记者转告卢丙会,让他安心在温州养病,家里农活有村干部们帮着去打理,老母亲的身体村民们也一直替他照料着。

  泗县县委副书记许文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泗县已发文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卢丙会学习,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要学习他既当他乡的建设者,又当他乡的保卫者。

  (本报安徽泗县8月1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英雄事迹感动家乡人 本报记者 李 扬 通讯员 梁建国 2007-8-19 浙江日报000022007-08-19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