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全省林业用地面积667.97万公顷,去年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218亿元,相当于每万公顷林地产出1.8亿元。临安、安吉等林业经济强县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林业,相当一部分农民依靠林业走上了富裕之路。不断创新,使浙江实现了从森林资源小省到林业产业大省的跨越。
从“砍树”到“看树”——林权制度改革既保住“绿水青山”又赚来“金山银山”
最近,篮球明星姚明到太湖源头拍婚纱照,让临安市白沙村再次引来了全国关注的目光。有人算了一笔账:姚明为这里的生态旅游打了一次价值不菲的免费广告!
但在20年前,当地的村民基本上靠砍树烧木炭、卖木材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白沙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这是当时白沙村的写照。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创新,今天的白沙村已经告别了“砍木材、烧木炭、卖柴火”的“三木经”,竹笋、茶叶、山核桃成了村里的“摇钱树”。同时,他们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太湖源生态景区,完成了从“经营山货”到“经营景观”的转变。依托风景区,村里的“农家乐”应运而生,全村直接参与旅游经营的农户有100余户,床位800余张。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今天,白沙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7%,成为全国林改的先进典型。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以前我们卖山头、卖山货,现在我们卖空气、卖生态,”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夏玉云说,“‘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观念的转变让白沙村山更绿、水更清、百姓更富。”
白沙村民实现从砍树走向“看”树,再到让游客看树的完美转变。在浙江,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林农真正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目前,全省已换发林权面积8654.5万亩,签订承包到户合同143.2万份,让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一批新型林业合作组织和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林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从“活树”到“活钱”—— 贷款服务手段创新让林产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凭借林权证,就能向银行抵押贷款。江山市天行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霖将1000多亩山林抵押给当地信用社,顺利贷到了50万元。这笔钱,解了“天行健”发展高山蔬菜的燃眉之急。
由于山林收益权缺乏保障,风险较大,长期以来,各个金融机构对此敬而远之。而林产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贷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作为我省首家采用“政府扶持、协会牵头、企业参股、银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的农口系统省级专业担保公司,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为全省林产企业和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融资服务,较好地解决了林业贴息贷款落实难的问题。
作为“信林担保”的股东之一,中国香榧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的“冠军牌”香榧前不久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飞说,由于香榧产销季节性很强,从每年9月初开始采摘到次年春节销售结束,收购高度集中在九十两个月,对香榧企业和经营户来说,资金压力极大。在这两年香榧收购季节,“信林担保”提供500万元至700万元的担保贷款,既缓解了该公司香榧收购的资金压力,也为公司赢得了宝贵的加工销售时间。
据省林业厅统计,通过“信林担保”担保的项目新增产值25.15亿元,新增利税4.78亿元,新增就业人数9000多人,带动农户52万户。贷款服务手段创新已经成为我省林产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从竹笋到竹材——科技兴林让农民从每亩林地中赚到更多钱
衢州市衢江区双桥乡田蓬村农民郑洪叶逢人就夸“一竹三笋”技术好。在浙江林学院教授金爱武的指导下,老郑把竹当菜种,把山当田管,精心施肥,按时浇水,不但冬笋产量提高了三四倍,而且春笋提早一个星期上市。老郑的收入因此翻了一番。
不仅仅是一个郑洪叶,我省林农已经越来越多地尝到科技兴林的甜头:一项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调控技术的推出,使一亩竹林的竹笋产量达到3800多公斤、竹材产量1500多公斤,最高亩产值7309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让基本处于废弃状态的小径竹转变了命运,每年6600吨小杂竹材转化成为5000立方米的“重组竹材胶合板”;一套花卉专家独创的栽培技术,使原产地中海的仙客来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规模化生产,成为千家万户的迎宾花……这一项项科技项目的研究成功和技术推广,已经取得了11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后劲。林业重点项目、竹产业和种苗花卉业等林业支柱产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已达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大量现代生物手段的应用、自主创新产品的开发,极大地提升了林产品加工的档次,延伸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