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8月15日电 (记者 吴晓鹏) 上午9时,家住宁波市鄞州区飞虹新村的“马大嫂”王女士穿着睡衣和拖鞋就来到开在楼下的一家“生鲜小店”轻松买菜买水果。
“现在我们不用出社区,就可以在家门口‘生鲜小店’里买齐油盐酱醋、瓜果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这个夏天去附近的宋诏桥菜场买菜的次数明显少了。”在小店里,她用手指着架子上的蔬菜果品说:“价格普遍要比菜市场略低一些,但更主要的是图就近方便。”王女士表示,有她这样相同心理的社区居民还真不少,这么热的天,不用跑老远,在楼下就可以买点蛋买把蔬菜。站在一旁的张阿姨插话说:“咱们居民不讲别的,便宜、实惠就是硬道理!”记者注意到,开办社区生鲜店的热潮已在甬城初显头角,不少菜市场的客流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长丰新村,来自浙南丽水的吴金莲年初开起了一家生鲜小店,每天一大早从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经营品种有30多个,水产、豆制品、禽蛋、蔬菜、调味品都有零售,因为附近是外来务工者的集中区域,吴金莲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菜价比菜市场略低一点点,店面又正好临街,所以生鲜小店的生意一直挺红火。吴金莲算了一笔账,除去每月的店面费900元,一个月的卖菜利润有4000多元,“比打工强多了”。不过,令吴金莲担心的是,自从她开了生鲜小店后,临街店铺又冒出来几个类似的生鲜小店,生意不像以前好做了,但附近这几家生鲜小店的店主们也并非没谱,他们也是各有特色,有的以副食品为主,有的经营肉类,有的专营水产、卤味等。“一条里弄各种菜类门店开起来,这无形中就成了一个不需挂牌的专业菜场了,只要大家合法经营,讲究卫生,别去污染公共场所的环境,即便管理部门来了也是无话可说的。”一位买猪肉的河南籍姑娘这样说。
据了解,生鲜小店的分布主要在一些城郊结合部及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有的是由于远离菜市场,为生鲜小店提供了生存空间,有的则是开在菜场附近,通过自身特色、低廉价格去抢客源。
除了大卖场的生鲜超市及连锁的菜篮子生鲜店外, 目前宁波市生鲜店大多规模比较小,大的不过数十平方米,小的不过七八平方米,以批零差价来赚取利润,经营处于低层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城郊接合部的生鲜小店存在较严重的卫生问题,亟需有关部门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