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在国际合作中形成集成优势
· 中央下拨100万元党费专项补助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
· 连续降雨缓解旱情
· 高山菜农
住上廉租公寓
· 牵着“奶牛”卖“牛奶”
· 盼有更多人看得起电影
· 地下收油站背后的公车“油耗子”
· 宁海打造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
· 银行贷款给农民 政府给银行发补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来浙考察
· 三门县政协公开向群众
征集提案线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下游企业资源综合利用 工业和旅游业比翼齐飞
宁海打造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
  本报讯 (记者 徐园 通讯员 陈勇 曾大富) 在位于宁海县北部强蛟半岛的临港开发区内:以国内最高标准的环保电厂为龙头,上下游企业之间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初步构建;工业区、码头物流区、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区和商贸集聚区的清晰划分,形成了工业和旅游业优化组合、三次产业互为促进的格局。

  宁海县发改局局长石建军介绍,这一总规划面积87.3平方公里的区域自成为省级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后,目前已经成为宁海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的循环经济之路的一个“标杆”。

  沿着滨海主干道进入临港开发区,一座投资过百亿元的现代化电厂——浙江国华宁海电厂在这里拔地而起。“我们从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最高的环保标准,一期工程85个亿的投资,有20个亿投向环保。”国华电厂总经理工作部经理袁曙东介绍,“目前电厂除尘率达到99.3%,脱硫率达到95%以上,脱硝率达到86%左右,比欧版标准还要严格。”

  更让人称绝的是,从卸运煤炭的码头到两个直径达120米、高70余米的圆形封闭煤罐,几百米的运煤路上一尘不染,没有一粒散落的煤屑。“仅这两个封闭储煤仓的投资就超过1.6亿元,”袁曙东说,“不过它们的使用,减少了煤灰的飞逸,防止了煤的自燃,还节约了堆煤的土地。”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据介绍,从圆形封闭储煤仓到绿色生态边坡,从四管集成的烟囱,到结合玻璃和钢材色彩斑斓的现代建筑群,在肩负环保责任的同时,也使电厂发展成为工业旅游的“看点”。

  电厂每天产生的粉煤灰、石膏等“废物”,则通过引进一系列“静脉产业”变废为宝。在与电厂相邻的宏韵建材有限公司,笔者看到工人们把粉煤灰、水泥、石膏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搅拌——浇注到模具——切割——变组蒸压等程序,变成保温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这种用于高层建筑内隔墙的材料,在市场上售价达到160元/立方米,而这个工厂一年能吸收6.3 万吨粉煤灰,制成的新型墙材相当于节省了1亿块标砖。此外,总投资3.8亿元的海螺水泥粉磨站项目、投资1.2亿元的北新建材石膏板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能把电厂一期每年产生的60万吨粉煤灰、20万吨脱硫石膏全部消耗掉。

  而在国华电厂码头的对面,则有海天一线、岛屿环绕的迷人景致。宁海县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全华表示,在继续引入环保产业、高新产业的同时,试点区将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山、海、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强蛟群岛打造成黄金海湾旅游度假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宁海打造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 2007-8-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380054EB8C[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