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要闻
3  4  
PDF 版
·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省
· 全年CPI涨幅会不会超过5%?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8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省
——浙江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经济日报赴浙江采访组

  7月4日至8月2日,为探寻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亮点,经济日报采访组一行踏上了这片热土。近一个月的采访调研,我们走进企业、来到田间,访基层干部,问普通百姓,采访了11个市、22个县(市、区),行程6000多公里,见证了浙江近年来通过“干在实处”的艰苦努力所取得的不凡业绩。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浙江由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经济强省,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浙江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征程中又谱写了新的篇章。在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为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在科学总结浙江改革发展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浙江面临的新竞争与挑战基础上形成的一条符合省情,且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下转第十一版)

  (上接第一版)

  再创发展新优势

  2004年,浙江GDP总量历史性地跃上万亿元台阶;2005年,浙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006年,全省出口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从1978年到2006年,浙江的经济总量从124亿元增加到15743亿元。浙江经济增长之快、发展活力之强,已居全国前列。

  最近,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浙江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省GDP为8344亿元,投资与消费、进口与出口的比例关系更趋协调,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态势。省统计局分析认为: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结果看,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在浙江得以显现,浙江经济发展更具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新发展,再创新优势,浙江的发展理念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省委书记赵洪祝在7月20日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今后看浙江的实力不单要看GDP,更要看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省长吕祖善也提出,宁可GDP增长降低几个百分点,牺牲速度,也要坚决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记者近一个月的实地采访发现,各级、各地干部群众围绕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观念上形成了高度的共识。从“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到“和谐浙江”,浙江不再就经济抓经济,而是更加关注发展的全面性;不再就浙江发展浙江,而是更加注重融入“长三角”、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拓市场、配置资源。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省上下把宏观调控和资源环境当作“倒逼”机制,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通过“腾笼换鸟”,让低能耗、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领浙江经济。现在,以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临港产业为发展目标,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要发展平台,浙江逐步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为了让转型更为坚决、更有成效,浙江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办法进行了改革,衡量其政绩的标准不再只是GDP增长率,同时也包括万元GDP土地增量、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等涉及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成本的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他们“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近年来,浙江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努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据调查,现在有400多万浙商在全国各地累计投资约5320亿元,创办企业约9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0亿元。走到省外的浙江人,把浙江的资金、人才和体制机制优势与当地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互利共赢。目前,已有71家全球500强公司在浙江投资兴办了188家外商投资企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在国外建立了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生产加工和资源基地。浙江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更加重视投资密度、科技含量,也更加注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插根筷子也能发芽”,人们常以此形容浙江这块土地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从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浙江不断创造着“奇迹”,而“奇迹”源于浙江能够把中央的政策和本省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源于浙江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及由此实施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相关举措。

  城乡统筹兴“三农”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机制,形成了统筹城乡兴“三农”的合力,从而推动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

  率先免收农业税,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实施农村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率先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率先实行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类专业免费就读制度和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制度,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历史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浙江领跑新农村建设的坚实足迹,并由此展现出浙江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造热情和无穷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价格提升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增收难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更是难中之难。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破解农户增收难,需要“破”的勇气、“解”的魄力,更要讲求“破”的技巧、“解”的方式。他告诉记者,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两大着力点,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此赋予了现代农业新的内涵。

  他们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定位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模式,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信息化、产业化。2001年至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由667亿元提高至923亿元,蔬菜、茶叶、果品等10个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一些优势农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出口的“单项冠军”。

  为培育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浙江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做大做强以中心镇为依托的块状经济,提升中心镇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水平。2006年,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人,实现增加值7150亿元、出口交货值58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超过80%。

  发展方式一变,良田沃野生“金”:2006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5元,绝对额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48元。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浙江农村的人居环境也开始“旧貌换新颜”。

  2003年,省委、省政府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星分散、社会事业落后的情况,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整治10000个村,并把其中的100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全省各地建立了村庄整治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三农”工作综合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台州市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采取了拆建、合并组建、保护复建等多种形式;义乌市着重抓好旧村改造、村庄整理、环境整治;天台、余姚、仙居等不少地方则把村庄整治与下山移民、异地安置紧密结合起来。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55.61亿元,83个县(市、区)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6389个村设计了建设“蓝图”,8236个传统村落变成了“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农村新社区,更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记者注意到,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紧密结合的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也在各地纷纷启动。截至去年底,累计总长超过50000公里的通村公路延伸到全省上万个村庄;10000多公里河道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528万农民喝上了洁净水,全省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75.5%;600多万农民已能在家门口坐上班车;4878个行政村的农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连锁店带来的购物便利。

  这些都是有形的变化。无形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更受到来访者的关注。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佐,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形式为补充的社会“保障网”,已覆盖全省城乡。目前,浙江有62.9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去年全省低保金支出超过6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至去年底,全省累计筹集保障资金254亿元(其中政府配套资金到账72亿元),共有234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有2902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占全省农民总数的86%。有1025.5万农户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6%,有效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在高标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作出了高标准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15年基础教育的决策,并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等4项相关联的工程。去年秋季起,又全部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并免收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杂费。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幼有所学,越来越健全的社会保障“网”,使浙江农村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循环圈里求“双赢”

  要加快经济发展,但不能不顾环境代价、不讲可持续地盲目追求发展。这是近年来浙江上下形成的共识。

  前些年,浙江经济发展之迅速有目共睹。然而,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沉重。

  环境债,如何还?

  省委、省政府有言在先: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必须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惜用真金白银来还这个债!省委书记赵洪祝谈到,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如何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是硬要求,我们要承认发展与保护之间客观上存在矛盾,但更要相信发展与保护能够取得双赢。省长吕祖善认为,环境整治是一件“必抓、应抓、能抓”的大事,促进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环境保护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如果上项目、搞工业的结果是一片乌烟瘴气,换取的GDP又有什么意义?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经济发展必须尽快转型。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全新发展之路。

  这条新的发展之路,从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可见一斑。

  2002年,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绿色浙江”被确定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

  200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动员大会,“生态省”建设拉开序幕;

  2004年,省政府部署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2005年,浙江作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七次全省环保大会,全面部署“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

  2007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以环境污染整治为突破口,积极创新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环保投入和执法力度空前加大。

  为了建设生态省,省委不但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全省“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制定了省、市、县领导考核指标体系;省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应的决定,使“生态省”建设有法可依;省政府则制定了实施“规划纲要”,分解落实任务,同时将“生态省”建设10个重点领域所涉及的项目列为“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首先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2004年,省政府决定以8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污染减排和治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开展为期3年的整治行动。3年来,通过这一大规模的整治行动,无论水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整治,还是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整治,都已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流域去年一至三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04年的51.2%上升到66.7%,提高了15.5个百分点。作为全国水污染防治重点的杭嘉湖地区太湖运河水系,目前全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已达7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完成治理,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省政府重点整治的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中,目前已有7个达标摘帽,其余9个计划今年10月底前达标摘帽。

  其次是全面部署,坚决落实污染减排任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后,浙江把污染减排作为“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首要任务,作为考核各地各部门生态环保的首要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在省政府发布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明确各设区市以2005年排放量为基础,按化学需氧量削减15.1%、二氧化硫削减15%的比例,实行同比例削减。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去年投入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资金达7.6亿元,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258个,关停转迁企业1040家,投入清洁生产资金24亿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0992个。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减排核算方法,浙江去年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双下降”。

  在“多还旧账”的同时,浙江注重严格控制新污染,力求“不欠新账”,并明确规定“六个不批”:对不符合规划、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域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

  2004年以来,浙江的省市县3级环保部门在环保审批中否决污染项目6254个,全省117个开发区中已有75个通过区域环评。宁波市率先推进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较早推行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第三方环境监理制度。在衢州市龙游县,县委书记诸葛慧艳告诉记者,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为守住环保这条红线,经济建设中决不能简单地承接产业转移,单纯地追求速度,而必须超前思考,科学谋划,更加注重强化环境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2003年起,该县就率先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在产业、项目的引进上从严把关,杜绝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项目,引进了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企业和项目,通过项目科学布局,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了基础设施共享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3年浙江实施“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来,4年间已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2004年起,省财政累计支出生态环保专项资金48.5亿元。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浙江还十分重视政策激励。2005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当年即达65亿元,去年更达75亿元。目前,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已在全省初步建立,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成果的享用,已不再是“免费的午餐”。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浙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全省8大水系、运河及重要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2.8%,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以上。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去年评估,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浙江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协调发展,循环圈里求“双赢”,“绿色浙江”无句号。

  创新支撑再起飞

  浙江以全国1.06%的国土面积和3.7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7.34%的生产总值和6.69%的财政收入。过去近30年中,浙江走过了由穷而富的发展历程。省科技厅副厅长寿剑刚认为,是创新铸就了浙江今日的辉煌——较早实行科教兴省和科技强省战略,2005年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就已跃居全国第二,有力推动了全省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较早实行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了创新主体,一大批具有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较早利用市场机制,集聚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了“全国的科技资源浙江用”的开放型科技进步与创新机制……

  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能在一些方面走在前列,主要动力源泉是创新,浙江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同样离不开创新。必须把创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落实,作为发展理念来强化,作为重大战略来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省长吕祖善说:“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浙江的今天,创新是浙江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未来,面对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面对产业竞争能力弱化的严峻挑战,面对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浙江依然把突破口锁定于创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将自主创新作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浙江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环境,通过创新,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推进自主创新,需要智力投入与资金投入相结合。浙江省规定,“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到2020年达到2.5%以上。在强调科技投入“量”的基础上,浙江更强调“质”,强调绩效评价,看资金是否真正用在了刀刃上。为此,他们明确了几个主攻方向:一是节能降耗、防止污染和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二是对区域特色经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三是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研发。同时要求政府性科技投入向创新载体和平台倾斜,向经济社会关联度大、带动面广的重大创新项目倾斜。

  创新的基础和根本是人才。为了加强创新要素保障,浙江在立足培育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了智力资源的积聚载体,鼓励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面向海内外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使用和奖励制度,形成了有利于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浙江还强化创新主体,不断探索完善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企业群体,在自主创新方面有着先天不足的一面。针对这一现实,浙江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完善、提高”的基本思路和“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快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和区域3类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措施,使股权更直接、更充分地体现知识产权价值,使技术贡献与创新报酬紧密结合。

  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浙江在去年实施585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重大科技专项16个和重点项目76个,其中80%的项目由企业承担。据测算,这16个重大专项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137.2亿元、利税27.16亿元,能够解决关键共性技术95余项;76个重点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74.32亿元、利税10.82亿元,可以申请发明专利85项,解决关键性技术110余项。

  为了丰富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浙江进而提出,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和推动科技进步,把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他们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广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知识和科技工作的典型经验,鼓励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创新成就了浙江过去的辉煌,创新也必将托起浙江未来的发展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创新创业实践,使“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浙江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思路,正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行动。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告诉记者,“这对浙江来说,是经历了由穷变富之后迈向由富而强的再创业过程,是浙江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悠悠钱江水,奔涌归大海。浙江,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继续阔步前行!

  经济日报赴浙江采访组组长:崔书文

  成员:周 巍 黄 平 周 雷

  王信川 张佳祥 张 玫

  杨 洁

  (载8月14日《经济日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11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省 2007-8-16 48256F32002924A64825732700435974[A0-新华社记者≈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