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话剧送下乡 婺剧进校园
· “结亲”
· 过渡房里过得挺惬意
· “在生命结束前完成自己的心愿”
· 陈平之同志逝世
· “吃苦夏令营”难吃苦
· 北京:13个行业
年最低工资8760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旅行社怕遭投诉 教育单位怕出事故
“吃苦夏令营”难吃苦
  日前在上海南汇区开营的一项“吃苦夏令营”,尽管主办单位为入营的孩子设计的“苦味”很有教育意义,但仍旧让人抱有疑虑,5天活动结束后,他们究竟能从“吃苦”中获得何种教益与启迪呢?

  与现在时兴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不同,为了使“吃苦”尽可能不走味,主办方建议家长们不要给孩子零花钱或带零食。从设计的每天“吃苦”内容来看,很能针对城市孩子普遍存在的“五谷不分”、“饭来张口”的毛病。小营员们将深入农家,近距离观察农活的辛劳,比如到田间看一看农民们是如何施肥的,蔬菜是怎么从田头被端上餐桌的,当令水果又是怎样从果树上采摘下来的。

  让娇生惯养的城市孩子,在暑假里到相对艰苦的环境下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然而,春秋国旅短线部的刘先生说,“吃苦夏令营”在沪上旅行社出现的时间很短,现在几乎已经“绝迹”。既然冠以“吃苦”之名,那么在行程条件、吃住安排上就不能太奢华,但即便是报了名的孩子,也往往吃不起哪怕一丁点的“苦”,回来后甚至还有营员及家长,以“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差”为由要投诉。

  记者注意到,今天开营的“吃苦夏令营”,主办方也算是煞费苦心呵护有加,不仅为每个营员购买了保险,而且夜晚睡觉还有老师陪着,并要求接待的农家不能有开口的水井和深水沟,不能靠近公路。

  沪上一些教育专家对开展“吃苦夏令营”也是见仁见智。一说“吃苦”,就会想到把城里的孩子带到农村去,仿佛农村就是“吃苦”的代名词。对此,崇明培成学校副校长钱锦伦颇有异议,认为这反而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城市青少年真正认识新农村、了解现代农业,更不用说将来愿意主动为农业发展贡献才智了。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增为说,不少孩子缺少磨炼、吃不起苦、生活自立能力差,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所以,不能把“吃苦夏令营”的功能拔得太高,指望靠吃几天“苦”就能改变孩子的观念和行为,那是不现实的。对孩子的培养应更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细微处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据新民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吃苦夏令营”难吃苦 2007-8-14 48256F32002924A648257336002D588B[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