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开不败的艺术之花
· 深情的关怀 殷切的期望
· 调出一片新天地
· 妈妈,我来了
· 解放思想激发活力 创业富民创新强市
· “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
一审被判损害商品声誉罪
· 八旬老者在微笑中“定格”
· 280万条短信辟谣稳民心
· 农民工走进浙江林学院图书馆
· 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镇干部细心成全嵊山岛老人们的拍照愿望
八旬老者在微笑中“定格”
  本报讯(通讯员 朝波 振民 记者 谢国平) 84岁的陈阿龙老人这两天特别高兴,晚上在屋前纳凉时捧着一个相框,问老伙伴们:“看看,精神不精神?”照片中,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自然的微笑。“这是阿拉从小到大拍的第一张照片,宝贝着哩!”

  在地处东海深处的嵊泗县嵊山岛,不只陈阿龙老人有自己的照片,岛上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这样一张“标准照”。

  说起老人们的照片,其中还有一个故事。今年春节前夕,镇里照例要走访慰问老年人,给他们送去了米、油、钱等物品,并征询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令镇干部始料不及的是,老人们普遍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在“百年”前拍一张照片,留给后人。

  “在数码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一张照片竟成了老人们的渴望,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镇里对此专门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老人大部分都没拍过照,有的甚至没出过岛。由于年纪逐年增大,或者家境困难,拍照也就成了他们的一种奢望;而家中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就是在一起居住的,“也没想到这一层”。

  春节后,嵊山镇政府专门请来摄影师,挨个上门给老人拍标准照,并配制一只精致的相框,所有费用由镇里全包。“只要老人满80岁以上,我们就派人上门拍照。”

  嵊山岛上的耄耋老人高兴极了。90岁的邓阿翠家住半山腰,连续几年没有下过一回山。社区干部把摄影师领到她家,老人精心打扮一番后,还从箱子里拿出一条已放了几十年的围巾围在脖子上。一周后,社区干部把放了照片的相框送到她手中,老人高兴得难以形容。

  在另一张照片中,灿烂的笑容成了戴老伯一生最后的定格。镇里派人来拍照时,已在病榻上躺了好几年的他竖起拇指连连点头。照片送来后,老人一直把它放在枕边,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戴老伯的孙子说:“爷爷是抱着自己的相片离开人世的。”

  为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时时感受到温暖,今年以来镇里组织开展了干部和老年人结对帮扶活动,开辟了老年活动室、老年戏剧角,并建立了老年人乐队、老年人健身队等,让快乐与老人相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八旬老者在微笑中“定格” 2007-8-13 48256F32002924A6482573300033D527[A2-谢国平≈B1-吴雅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