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华 峰 集 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华 峰 集 团
温州首批20家“活力和谐企业”展示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

  温州首批20家“活力和谐企业”展示

  华 峰 集 团

  她,是新一代“温州制造”的领头雁,稳坐国内聚氨酯行业第一把交椅,首家境内上市的温州民营企业,率先打开了温州民企通往资本世界的那扇大门。

  她,是从“红海”跨入“蓝海”的典范,专注于被誉为“创造明天世界”的聚氨酯产业,从劳动密集型的“红海”中突破,在价值创新的“蓝海”中升华。

  她,是“绿色企业”的追求者,不惜投入巨资打造浙江省绿色企业,并积极争创“国家环境友好企业”,2007年初一举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的现场考核。

  她,是激发创新活力、构建和谐关系的行家,用企业党组织的力量,凝聚了所有员工的心,一句“让每一位员工与华峰一起成长”,点燃了所有华峰人创业创新的激情,共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温州制造”的神话。

  华峰集团——依靠科技创新站到了产业的最前沿,2006年华峰集团瑞安本部实现销售收入38.1亿元,创利税2.7亿元,先后获得“中国民营企业研究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殊荣。

  华峰集团——依靠党建力量丰富着非公企业活力和谐的真正内涵,集团党委让充满活力的年轻党员担任党组织成员,提炼出富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的集团“四个共同”理念——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奏响了活力和谐的新篇章。

  温州首批活力和谐企业的新头衔,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华峰集团向世界一流聚氨酯生产企业不断迈进。

  让每一位华峰人成长成材

  八年时间,他每天上班比别人早到40分钟,他把车间当作自己的家;连续四年,他被华峰集团评为优秀员工,他视集团的发展为自己最大的财富。

  吴福生,一个来自江西南丰、具有15年党龄的党员。1999年3月,吴福生进入华峰集团有限公司,成了生产部鞋底原液车间的一名投料员。吴福生在生产一线一干就是八年,从投料员到投料组长再到放料组长,不管在哪个岗位,吴福生做事始终充满激情。

  “华峰给我一个成长的空间,在这里工作,永远都有动力”,吴福生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吴福生还主动担负起车间的清扫工作。他的下班时间通常要比别人晚,因为他一定要先做好车间的清扫整理工作,才安心回家。2006年他因在车间的5S管理活动中的突出表现被评为“5S活动先进个人”。

  把华峰看作自己成长的平台,当作自己的家来呵护,吴福生的心声是所有集团员工精神的写照。

  一个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理念——“让每一位华峰人成长成材”。华峰员工身上的这股创业创新动力,源于华峰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来自华峰集团“让每一位华峰人成长成材”的宗旨。华峰以共同创业、共同发展、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四个共同”理念,助推活力和谐企业的建设。华峰提出“员工不分先后、地域、肤色、岗位,都是华峰创业团队的一员”,充分挖掘企业内源动力,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凝聚力。

  一套健全有效的党建机制。集团党委通过举办华峰论坛开展全员思想交流,促进党企互信互动;组织开展“彰显党员先进性”、“优秀党员命名所在班组”、“党员为企业献计献策”、“党员传帮带”、“党员交心谈心”等一系列活动,号召党员勇担重任、争创一流业绩。华峰集团车间主任、班组长等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职务,大部分由党员担任,党员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一项人才强企的重要战略。为了给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华峰在集团党委的建议下,以实现共同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集团建立华峰集团培训中心,推行“在岗学习、集中培训和知识管理”的人才培训三大机制,实施全员学习、全员培训,推进华峰集团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求,加速人才培养,华峰集团特别建立“传帮带”制度,规定集团领导带头,各公司各部门优秀老员工负责对新员工进行“一带一”帮扶,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对新员工进行具体指导与帮助,取得显著效果。

  一系列关爱员工、构建和谐的方法。华峰集团以实现共同利益为核心,注重维护协调各方权益,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集团党委将“共同利益”概括为企业得发展满意,员工得实惠满意,社会大众得回报满意。华峰集团于2002年开始,为全体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并于2004年在温州民营企业中率先实施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目前全集团的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70%。同时,所有在华峰工作满一年的非温籍员工,每年都可以享受带薪的探亲假期,由公司支付往返路费。在住房问题上,公司为有住宿困难的外来新员工安排免费住宿,不能安排住宿的,公司予以现金补贴。此外,公司为100多位高级人才兴建的占地12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9000多万元的华峰专家楼已全面入住。与此同时,占地14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员工小区也已启动,预计2009年可以入住。

  “在华峰,每个员工都有成长感,都有归属感,共同创业的热情高涨,党建工作有力地助推了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华峰集团党委书记胡永快说,“华峰将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

  【企业简介】

  华峰:向世界一流聚氨酯生产企业攀登

  华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聚氨酯产品生产企业。创业于1991年,1994年进入高分子材料——聚氨酯产业,1996年组建集团,2001年成为无区域集团。

  华峰集团旗下有华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拥有温州、上海、福建、成都和辽宁等五大生产和研发基地。其中瑞安本部华峰工业园区坐落在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占地678亩,总投资超过25亿元。华峰集团主要产品有:“聚峰”牌聚氨酯鞋底原液和革用树脂、“千禧”牌氨纶长丝、“华峰”牌超纤合成革。集团共建有国家级行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研发中心2个,有两项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且是超纤合成革和氨纶长丝两个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

  企业成立以来取得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集团瑞安本部实现销售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26.86%;实现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3.51%;创税1.45亿元,同比增长37.05%;7年来,华峰集团累计为国家创税收超过7亿元。集团的核心企业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来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百强企业”前列,是省高新技术企业、省优秀技改企业。在温州市经贸委与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温州工业企业规模50强”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前三位。子公司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民营氨纶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氨纶纤维制造企业,温州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均居国内行业前列。

  多年来,华峰集团凭着先进的产业技术、科学的企业制度、优秀的企业文化、卓越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市场信誉,为中国聚氨酯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华 峰 集 团 2007-8-13 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08;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7;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8;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4;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09;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5;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20;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3;浙江日报000062007-08-13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