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7版:生活周刊·节拍
3  4  
PDF 版
· 暑期diy学生装机指南
· 打开软装的视界
· 五粮液荣获全国质量先进集体奖揭秘
· 男士化妆的是是非非
· 提高成绩从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入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国际化的通行证
五粮液荣获全国质量先进集体奖揭秘
  在海内外舆论对中国产品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五粮液获得全国质量先进集体奖再次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白酒产业界认为,五粮液能够获得这一殊荣不是偶然的:在国内,1998年五粮液酒厂就获得我国第一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现已载入史册。此后,五粮液两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中唯一两度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在国外,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行业中唯一两获巴拿马金奖的企业,其质量受到国际主流消费者的认可,在中国的名优白酒出口中,五粮液的出口量就占90%以上,五粮液成为中国在海外的一张“国际名片”。

  作为中国酒业大王的五粮液又是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并且能够获得国内外的一致认可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飞赴宜宾,探究五粮液的质量奥秘。

  在采访中,五粮液质量把控环节之严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五粮液从原材料采集到成品酒出厂,竟然有36道质量“关键点”。不仅如此,五粮液酿酒的原材料是严格按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的五谷杂粮,其酿造是以“陈氏秘方”为基础的一系列复杂工艺。这么复杂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实际上给五粮液的质量管理提出了“高、精、尖”的要求。

  我们发现,五粮液在全国酒类企业中率先建成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国际领先水平的白酒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中国最现代化的白酒检测体系,对原材料采供、原酒分级、陈酿等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面、实时的质量监控。若有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五粮液的检测系统就会立即显示出来。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了“预防、把关、报告”的“三并重”,以及由“六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0个关键过程和13个专检点的质量管理思想,同时公司实行自检、跟踪与专检相结合,切实做到了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

  在五粮液的十里酒城,从原料进厂到成品酒出厂,一共要经过原料入库检验、糟胚出入窖检验、成品酒卫生指标检验等36道防线。公司产品被国家、省、市各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多次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

  全面而又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充分保证了每瓶五粮液系列酒都让消费者喝着放心,也成为五粮液畅销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外连锁集团的巨头均来宜宾大量采购五粮液,除了五粮液是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之外,还看重五粮液在全球公认的产品质量和国际领先的质量控制体系。

  当我们问五粮液技术人员“为什么有的酒喝了会上头”,技术人员说,在一些白酒酿造过程中,由于蒸馏的原因使得一些杂质(杂醇油、甲醇和甲醛等)物质带入酒中,这些物质会引发上头、头痛等症状。而五粮液在酿造工艺上克服了这些弊端,完全解决了酒后上头的这一难题。

  在五粮液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为了去除醛类物质,工人们对辅料预先进行了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刚蒸出来的酒不用,因为里面醛类的含量较高;蒸馏1小时后酒精度低于50度的酒不要,因为其中杂醇油和大分子物质含量较高。白酒蒸馏中的“掐头去尾”在这里形成严格的科学生产工艺。

  五粮液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五粮液的优秀品质,还来自于她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三江并流,连绵不绝的森林、竹海孕育了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使宜宾像一个裹在连绵绿色中的妙龄少女。好水产好酒,五粮液集团公司酿酒用水,是打入地下90米深,通过400米隧道,抽取古河道以下的天然矿泉水,不仅水质清纯,而且富含矿物质。五粮液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原产地保护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周刊·节拍 00027 五粮液荣获全国质量先进集体奖揭秘 2007-8-9 48256F32002924A64825732F0033BB7A[A1-骆逸群≈B1-骆逸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