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本省要闻·文章
3  4  
PDF 版
· 不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 二十年铸一剑
· “飞天熊猫”号昨首次抵杭
·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
在杭开班
· 来料加工成为我省
欠发达地区发展“助推器”
· 高温夜,甬城“黑出租”趁热肆虐
· 忠心赤胆留英名
· 浙江产业资本兴起“出国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产业资本兴起“出国热”
上半年新批境外产业投资项目43个,占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强
  本报杭州8月2日讯(记者 刘刚) 产业资本兴起“出国热”,这是我省企业“走出去”呈现出的全新态势。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省新批境外产业投资项目43个,占全省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同比增长四成多。

  “走出去”一直是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据省外经贸厅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经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投资总额为16.4亿美元。

  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批的43个境外产业投资项目,绝大多数属于机械、纺织、电子、轻工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境外实业投资增长加快表明,我省企业“走出去”正步入由产品向产业转移的新阶段。

  优势产业“走出去”意味着什么?浙江越美集团是诸暨一家规模纺织企业,今年上半年在很多同行为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下调苦恼之际,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投资5000万美元在尼日利亚建立纺织工业园,进行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贸易。“这样既可以更好利用我们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又可以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纺织业境外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共有36个项目,占新批43个境外产业投资项目的八成多。这表明,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我省纺织企业开始走上对外产业转移、“腾笼换鸟”的发展道路。

  “走出去”进行实业投资远比卖产品复杂,如何尽可能减少风险?“我省将重点支持纺织业集聚度高的地区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境外纺织园区。”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商务部批准的我国首批8家境外工业园中,就有我省的华立集团泰国罗勇工业园区和康奈集团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目前又有一批企业入驻。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文章 00005 浙江产业资本兴起“出国热” 2007-8-3 48256F32002924A64825732B00534B36[A1-刘刚≈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