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钱塘江
3  
PDF 版
· 又见韶山杜鹃红
· 我的故土 我的父母
· 留守儿童心语
· 品·味·溪·流
· 五十闲话
· 学会读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学会读人
■于文财
  书是用来读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好好地读一读呢?我想是可以的。

  人不但是一本书,而且是本集厚重与神秘、历史与现实、矛盾与统一为一体的大书。读人是很有意思的。我读你,你读我,只要见面,书就互相打开了。

  一般来说,人的喜怒哀乐及惯常表情,只要不着意伪饰,我们大约都有这样的经验,看像鲜花或清晨露珠似的孩子的脸和饱经风霜干核桃似的老人的脸。前者是本透明的童话,后者则是一部人世沧桑的小说了。这种阅读是调动了视觉、经验、感觉及想像进行的。这里似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我们读那些极富表现力的以文字符号写成的书时,我们往往会把他们还原成活生生的形象,比如读优秀的小说、剧本;而当我们面对一个鲜活灵动的面容时,我们却又把他们归纳到抽象的文字或概念上去了。

  读人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常常读错,误读。世界是复杂的,人当然也是复杂的。有些人让人一眼看穿,他自己说句谎话脸就红了,自己揭发了自己。这种人表里如一,当然让人一眼看穿;也有一种人却不露声色,让你不知深浅感到城府很深,深不可测,这就给读者增加了困难,只好慢慢地查字典——档案,向熟人打探,或经过长期交往等等。

  有人说,读人就是读人的脸色和眼睛。似乎人生的一切都可以从中窥见,即被脸和眼睛记录隐藏,也被他们发表张扬,精细的、粗糙的、外向的、内向的等等。我赞同这种说法,若沿着这思路深入,他的身材、体态、皮肤,或举手投足,也多少隐藏着一些人生的信息或秘密。往事和经历在人们身上和心头行走,必然会留下一些“纪念品”。那些聪明的人可以根据这些遗物加以识别和阅读。生活中也往往有面善的人干出了极凶残的事情,常常使人们大吃一惊,连呼看错了,想不到。我想这误读说明了被读者的虚伪和狡诈,同时也证明了我们读得肤浅、大意或是天真。

  读人是种智慧和功夫。我曾见过一个夸夸其谈、心术不正的人,不知趣地对一个涉世阅人颇深的老人推销炫耀自己。那位老人自始至终只是定定地看着对方,最多只不过是应一句:“噢,是这样的吗?”就不再言声。最后那夸夸其谈者就声势渐弱,恰如一个皮球被不知不觉地放了气。我暗自佩服那老人读人的本事,一声不响就把你看透了。五脏六腑一清二楚,这功夫和境界的修炼,也绝非一日之功。

  其实,读人也有和谐相宜的时候,亲人朋友志同道合者,相互来往相处,情至深处不着一句,配合默契,那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心境啊。其实,世上许多东西都可以像书似的来读,人当然更不例外了。随便想想,就大多数人来说,是每天读的书多呢?还是每天交往的人多呢?这么一想,也就明白了读人并不是件可有可无的小事了。

  

  [作者简介]于文财,男,山东荣成人,务工之余喜欢文字,写的多发表的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6 学会读人 ■于文财 2007-8-3 48256F32002924A6482573210081F2B6[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