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陕县煤矿透水事故 69名矿工全部生还
· 我们有信心活着出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76小时生死营救创造了矿难抢险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
陕县煤矿透水事故 69名矿工全部生还
  8月1日12时54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曹百成的安全升井,发生透水事故的河南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在井下被困76个小时后全部生还。目前所有获救矿工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8月1日11时39分,烈日当空。河南陕县支建煤矿井口,满脸乌黑的青年矿工兰建宁被两名救护队员搀扶着,第一个略显艰难地走出了黑色的巷道,早已等候在井口前的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迎上前去,握着他的手,安抚着,叮嘱着。焦急的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时,距离7月29日8时40分左右,69名矿工被困井下已过去了整整75个小时。第二位,第三位,随着被困矿工陆续升井,不少人在一旁数着,30、60,还有9位……时间定格在了12时54分,最后一名矿工也是当班的副工队长曹百成终于走到了人们面前。

  几百公斤救命奶流到井下

  7月28日20时至29日8时,河南省三门峡市突降暴雨,降雨量115.2毫米。雨水在陕县支建矿区铁炉沟河形成洪水,流入中国铝业公司矿业分公司开采的大坑,挤占河槽后透水进入一个废弃的铝土矿坑中。29日8时40分左右,铝土矿坑中的雨水溃入正在生产中的支建煤矿矿井,导致井下两条水平巷道和两条倾斜巷道被淹没。当班下井的102名矿工中33人及时升井,其余69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施救,科学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被困矿工生命安全。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人先后赶到现场,指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共同研究部署了“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具体抢险方案。

  30日21时,按抢险救援专家组制定的方案,井上救援人员顺利通过通风管道向井下送奶400公斤,69名被困矿工获得了必要的营养供给,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说:“看来用管道送奶后还能送风,比我们预想的还好。”“井下矿工喝到牛奶后体能得到恢复,他们通过电话对我说‘现在感觉好多了’,这使我心里宽慰了一些。”

  31日10时50分,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人再次来到井口,指挥第二次送奶。大约七八分钟时间,175公斤牛奶顺利到达被困矿工所在地。随后,矿泉水也随着通风管道到达井下被困地。

  人工减雨也用上了

  武警河南省总队、义煤集团、河南省气象局、陕县网通公司、三门峡市各大医院……没有地域限制,没有行业分工,没有门户之见。陕县支建煤矿抢险现场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29日透水事故一发生,三门峡市就派出由公安、安监、卫生、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队奔赴现场。由于对矿区情况不明,寻找透水点堵漏成为急中之急。当时,暴雨如注,数百名干部、职工和矿工们顺山寻找漏水点。经过一天的勘查,最终发现透水处在铁炉沟河河槽。

  困难时刻方显武警本色。接到地方求援,29日深夜,武警河南省总队先从三门峡调来100名武警官兵冒雨挺进铁炉沟河,随后又从洛阳调来120名武警官兵增援。

  由于矿区位于山谷,井口位置也接近谷底,雨水顺着山坡冲刷下来,水势湍急,泥沙较大。由于事发突然,塑料布、麻袋等救援物资有限,抢险施工困难重重。

  300名武警官兵冒着大雨在河床透水的地段奋战了一整夜,克服了每秒15立方米的山洪冲击,堵实了河床泄漏通道,保证了井下水位的稳定,为井下及时开展抢救工作创造了安全条件。

  连日来,陕县地区一直处于阴雨天气控制,给现场抢险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河床渗水的危险。29日夜,该地区再次降雨9毫米,山体水系水量丰沛,井下部分地区仍有渗水。

  武警官兵们再次出动,寻找渗水处。他们站在湍急的铁炉沟河内,从山上冲下的泥沙已经使河水变成黄色,但武警官兵们面无惧色。30日上午,支建矿区所有渗水点全部堵实。

  为减轻救援压力,7月30日,抢险指挥部决定人工减雨干扰天气。三门峡气象局局长武小明安排灵宝、陕县、渑池三县支持,调来3门三七高炮、11门火箭炮,1000多发炮弹。

  30日10时20分至12时50分,400多发炮弹通过雷达定位后,定点发往高空云层,进入驱云。当天下午,支建矿区20公里左右范围内仅下了短时阵雨。

  气象部门的人工减雨成功,铁炉沟河的水势减弱。与此同时,河南省气象局从7月29日16时起,派出9名专家和一台装有四要素自动站的气象车到现场支援。

  30日凌晨4时10分,陕县网通公司派出的第一批技术人员到达事故现场,6时建立起8部应急电话。此后,随着救援工作的需要,他们不断架设线路,增加电话。

  井上井下共创的一个奇迹

  31日下午,一直与井上保持联系的电话突然中断,抢险指挥部空气瞬时紧张:是电话故障,还是井下出了意外?

  陕县网通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刚与硖石乡通讯所所长刘建设受命于危难之际,背着便携式查线机进井。“这是我第一次进矿井,说实话,心里有点怕。但是我们都没有后退。”张建刚说,“巷道很陡峭,有齐膝深的泥水,顶棚也不停地滴水。我们走一处查一处,到第五处交换接口时发现了问题。我们立即对电话线进行了修复,并恢复了一条线路。这样,现场抢险指挥部有两部电话与井下保持联系。”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义煤集团下属的常村、千秋、跃进、石壕、观音堂、新安共6个煤矿全力出动,每天出动360人次参加救援,以至于石壕矿和观音堂矿全部停产,其他矿半停产。8月1日清晨7时10分,义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豫鲁刚下飞机就来到了救援现场,穿上矿工服、头戴矿灯下井了。9时50分,他指挥的数百名井下抢险救援队员头脚相连地趴在泥泞中,用手扒开最后13米的淤积,看到了对面的第一名矿工。

  记者在矿井口看到武豫鲁时,他深蓝色工作服上沾满泥污,齐膝的胶靴里灌满了泥浆,脸庞也被泥水、汗水冲刷得斑斑驳驳。面对正在陆续抬出被困矿工的井口,他长吁一口气说:“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得益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69名矿工成功获救,无疑创造了矿难抢险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井上全力以赴救援,井下被困矿工不屈自救,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高度评价了井下矿工面对突发事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团结起来,顾全大局、共同面对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新华社记者 刘雅鸣 李丽静 岳月伟

  (据新华社陕县8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陕县煤矿透水事故 69名矿工全部生还 2007-8-2 48256F32002924A64825732A0049D0CB[A0-新华社记者≈B1-俞剑弘];浙江日报000092007-08-0200018;浙江日报000092007-08-0200019;浙江日报000092007-08-02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