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后重新开放
· 细菌“吃”掉有毒废气
· 从渔老大到“灵芝王”的精彩转身
· 人武部政委的“军令状”
· 《军旗之恋》重温人民军队80年光辉历程
· 农民村里看病可实时刷卡报销
· 未来3天江南持续高温
· 宁海近千雕刻匠进校学数控技术
· 邻里宴 和谐情
· 我参演部队
已全部入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细菌“吃”掉有毒废气
浙工大开发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8套示范工程每小时处理废气10万立方米
  本报讯 (记者 肖国强) 提起细菌,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它带来的种种坏处。然而,浙江工业大学科技人员率先在国内成功培育出了特殊的“环保卫士”——能“吃”有毒废气的细菌。

  有毒废气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传统的焚烧、化学洗涤和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方法存在运行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记者近日在上虞市污水处理厂看到,鼓风机正源源不断地将污水处理池产生的有毒废气抽送到3个特殊的生物反应塔里。塔内有一张用填料搭成的生物“床”,数以百亿计的细菌,就在这张“床”上繁殖生长,“静候”废气的来临。

  密封的生物塔内的细菌主要由噬硫菌等多种菌类组成。技术主要发明人、浙工大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陈建孟教授说,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甲硫醚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但它们却是噬硫菌赖以生长的食物来源。当废气通过生物“床”时,躺在“床”上的噬硫菌便将硫化氢、甲硫醚等一一分解为自身所需的各种养分。这些细菌的“胃口”很大,每小时能“吃”掉2.4万立方米的废气。而经过细菌处理后,废气最终变成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无害气体。

  这一新型废气处理技术,凝聚了我省科研人员10余年的心血。1996年,陈建孟教授课题组开始进行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并于2003年在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生物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技术及设备研究”的支持下开展攻关,最终成功研发出了这一“绿色”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目前,项目已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并在新昌、黄岩、上虞等地有关化工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建成了8套示范工程,每小时废气处理量近10万立方米。

  我省是医药化工、纺织印染大省,专家表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成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市场前景广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细菌“吃”掉有毒废气 2007-7-29 F1510392DEA69A3A482573260058E842[A1-肖国强≈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