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嘉兴资讯
3  4  
PDF 版
· 乍浦镇新农村建设好事连连
· 嘉兴经济开发区唱响项目推进主旋律
· 海盐:小小“联心手册”破解千件难题
· 新产品开发成功 公证书送到手中
· 敢于走进矛盾
铁心破解难题
· 中间业务扩展喜获佳绩
· 推出公积金龙卡方便职工
· 嘉兴工行营业部优质服务受好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7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读书有着落了 危房改造好了 环境变美了
乍浦镇新农村建设好事连连
  本报讯 (通讯员 春喜 春暖) 近日,嘉兴港区乍浦镇对上半年的新农村建设进行检查。笔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今年乍浦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好事连连,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必为学费发愁,危房户将住进新建的房子,村民生活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笔者一行来到了八字村3组的张兵家。这是一个贫困家庭。陪同的镇民政办人员包金明告诉笔者,张兵的母亲与爷爷均患病身故,欠下了许多医药费用,父亲在服装厂打工,由于是残疾人,工作多有不便,在计件制的企业里收入也不高。于是,张兵的学习费用成了大难题。

  “我们在走访时发现了这个孩子,把他列入帮困结对的名单,由港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每学期安排1000元的学费。”包金明对笔者说。有了按时资助,张兵在学习上没有了后顾之忧,照样可与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了。

  据了解,目前乍浦镇把18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列入帮扶对象,小学每学期700元,初中每学期1000元,高中每学期1500元。

  作为扶贫的一项工作,危房户的改造也成为乍浦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黄山村,老党员唐文祥拉着前来看望他的村干部说:“我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做梦也没有想到啊。”老唐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1997年时政府曾出资为他们整修过一次,但后来又是破烂不堪。今年,镇、村两级补给他2万元,帮助他进行危房改造。在建造小楼房时,按政策补助的资金不够了,村里又额外补助了1.5万元,帮他建好了楼房。

  据了解,乍浦镇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中还安排了20户住房困难户。到年底时,这些住房困难家庭都会住上新房子。

  在乍浦镇黄山村的一条河道边,几位老村民正在河边的大树下乘凉聊天。这些村民告诉笔者,若是几个月前,这里是人都没有的,因为环境差,根本站不住人。这条河原本有许多垃圾,包括建筑垃圾、服装边角料及生活垃圾,而且这些垃圾经过了20多年的积累,不知腐烂了多少,别说是夏天,就是冬天也有阵阵恶臭。今年年初开始,村里出资对这条河进行了彻底整治,还20多年前的整洁面貌。

  村民们说:“这多亏了村里企业老板的出资结对。”据了解,今年企业主得知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缺少资金时,纷纷慷慨解囊,9家企业签约捐资125万元,其中多凌企业一家就捐资50万元。村里就用这些资金开展通组道路硬化、河道整治等。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嘉兴资讯 00018 乍浦镇新农村建设好事连连 2007-7-27 浙江日报000182007-07-27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