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临安“种”出449支农民表演队
· 74个饮料瓶就是一艘能开的船
· 我省七月自考成绩揭晓
· 浙江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中国式娱乐选秀何去何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临安“种”出449支农民表演队
有4个村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83个村参加市里组织的百村赛
  本报讯(记者 陈纪蔚 临安市报道组 张伟星)临安市青山街道的文化站内,20多名男女农民正在紧张排练“龙腾狮跃”,个个都一脸的紧张:不仅因为下个月他们要到捷克表演了,更因为一旦谁排练得不好,就会被周边众多内行的群众喝倒彩,甚至被取而代之。

  乡间的文化“内行”越来越多,正是临安市农民“种文化”活动在群众中生根发芽的喜人表现。目前临安已有449支农民表演队,每个乡镇都在一支以上;有4个村报名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临安还搞起了市里的“百村赛”,现在已有83个村参加。

  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强烈的参与感让农民意气风发。太湖源镇光辉村农民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剧场,周边几个村的姑娘大嫂自发搞起了越剧PK赛,一边互相较量一边互相学习,她们说:“以前坐在台下看人家演,现在自己上台演,内容又是身边事,太有意思了!”青山湖街道朱村村的农民乒乓球队员,前段时间在村里和省城来的体育学院教师一比高低,不少群众既是运动员又是拉拉队员,场面跟过年一样热闹。现在朱村一半以上的青壮年都加入了打球行列,一有空就拉开架势比个高低。

  要上台,就要绞尽脑汁想新花样,于是蕴藏在乡间的传统文化被充分发掘出来了。昌化镇水南村消失数十年的端午节放水灯,今年“复活”了。清凉峰镇义干村一直讲究“忠孝”,大伙因势利导今年搞起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传统剧目《蕲王出征》也排练起来了。湍口镇二联村历史上就办“馒头节”,今年7月14日老百姓热闹地搞起了吃馒头、听睦剧活动。

  农民“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唤回了纯朴的乡村文明新风。玲珑街道前张村的多数村民,现在都参加了乒乓球队、健身操队、腰鼓队、龙灯队,棋牌比赛等活动越来越多,赌博风气不见了。夫妻同台上阵,婆媳一起唱戏,亲情深了,邻里矛盾少了。村与村之间互争高低,村民之间团结了,集体荣誉感也强了。临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燕说:“农民种文化活动,把笑声种在了农家夜晚,把文明种到了老百姓脑子里。”

  热闹的农村文化活动,把更多的城里人引到乡村。太湖源镇白沙村这几年有40多户办起了农家乐,过去一到晚上,客人们没有地方可去,现在客人在村口广场上同台唱越剧,参加家庭舞会,爱好书法的家庭还和客人们同桌创作,“回头客”越来越多。如今,临安市三口的水龙、朱村的龙腾狮跃、抬花轿、越剧等节目,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和企业庆典仪式的抢手节目,农民兄弟挣了不少“出场费“,光三口的水龙一年就可创收20多万元。光辉村的农民画,也开始成了周边景点游客回家馈赠亲友的礼品。

  农民“种文化”活动的热闹让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今年元宵以来,临安的乡镇文化干部、文化馆专业辅导老师比以前忙多了,进村搞培训,把本乡本土的老传统剧目和活动挖出来。市文化馆、戏曲家协会为各个参赛村举办越剧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300多人。大峡谷镇办起了鸡血石雕刻培训班,昌化文化分馆搞起了农民书法绘画根艺培训班。市文化业务干部吴晓武说:“看着乡亲们认真的学习热情,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临安“种”出449支农民表演队 2007-7-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20004AA5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