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不到百米就得拐个弯,“连续转弯”的标记随处可见——坐车走上约2小时的盘山公路,就从文成县城来到地处文成、景宁、青田三县交界的黄寮乡。
接着,得让熟悉山路的司机,在碎石路上开上20分钟,才能到达周山自然村所属的行政村——黄曲寮村。这里,也是公路的尽头。走惯山路的人,再翻2个小时的山头,就能来到周山自然村。
这样一片交通不便、游人罕至的山间,却是村民眼中的“花果山”。周山,村如其名,西面流淌着一条小河,其他三面环山。春季山花烂漫,此后,野生的杨梅、猕猴桃、山荔枝、板栗次第结果,秋天,红叶点缀林间……
上世纪30年代,周山出现了最早的居住者。村民许法金说,他家自爷爷辈就开始住在这里,务农为生。
然而,这个自然风光与生态资源绝佳的小村,与“世外桃源”还是有一步之遥。时常给村民带来困扰的,是一群顽皮、贪吃的猴子。
作为黄曲寮村的村书记,李玉瑞说起猴子,又爱又恨。一方面,山上如果空荡荡,没有一点动物的影踪,人就会感觉孤独,而猴子欢快腾跃的身影,往往能给砍柴或赶路的山里人带来心理慰藉。
而另一方面,生性顽劣难驯的猴子,又是农作物的大敌。每年清明前后,猴子都要来村里啃竹笋,“从笋尖开始啃,啃几口觉得味道不对了,就换一株啃”。被咬过的竹笋停止生长,雨后就会慢慢腐烂。
猴群创下的最高纪录是,一天破坏20多亩竹笋。更让村民咬牙切齿的是,猴子们造访之时,“见什么啃什么,土豆、玉米、青菜,统统不放过”,半年辛劳常在顷刻间付诸东流。
就这样,70年来,与猴群“斗智斗勇”,几乎成了周山人在务农之外的一大生活内容。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猴子没赶走”,反而是“人下山,为猴子腾出地盘”。
2003年,村民作出“挪窝”的决定——整村迁移,让林于猴。全村人分批迁移至山下的黄曲寮村、南田镇黄寮移民小区,甚至更远的温州、宁波等地。在他们往日的家园上,建起了总面积9792亩的周山短尾猴、原始次森林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人退下山后,猴子就更活跃了。现在,山上的短尾猴已有五六个族群,从几十只发展到100多只。
而为猴子“挪窝”的村民下山后,开阔了视野,日子也很快有了起色。村民赵沛元儿女外出打工,自己蹬起了三轮车,收入比过去高多了。利用山上丰富的生态资源,刘日洪在自留地上种起苗木,还和几个同乡办起了小节笋加工厂,全家年收入猛增至7万元。
几年的陆续迁移之后,许法金夫妇和刘日德成了周山仅剩的3名留守者。他们一面守护山林,一面也在寻思着日后该怎样下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