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一声令下,XX号两栖装甲车卷着滚烫的黄沙,呼啸着驶向东海的深处。时间是7月22日上午8时30分。记者身着迷彩服,跟随驻浙某团“硬骨头六连”的战士一起出海训练。
下海前,作为“硬骨头六连”的“新战士”,记者被告知装甲车将驶往离岸十几公里的海面。此刻,记者进入密不透风的装甲车内,透过潜望镜发现装甲车编队正呈三角队形向正东方前进。
海岸线消失在海浪之中。记者环顾封闭的装甲车舱室,这才感到内部空间的狭小局促,左右不过三两步宽,前后不到5米,战士们实际上是围坐在一个几近50℃高温的“烘箱”里。才几分钟,战士们的衣服都已经湿透,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往下淌,擦掉一把汗马上又有汗水流出来。
海浪一阵高过一阵,指导员於仁伟高喊:“装甲车左右摇摆得厉害,大家要注意……”可话还没说完,第一次上装甲车的新兵李再祥,就捂着肚子跑到污物桶边呕吐起来。记者也感觉自己一会被狂浪托到浪峰,一会又被狠狠摔到浪谷。这种晕船的恶心感是会传染的。就在记者呕吐得最厉害、累得爬不起来的时候,满身大汗的指导员扶着舱门说:“今天最抢手的就是那个桶了。”一句话,把大伙逗乐了,也逗出了精神。
“嘿,这点风浪弄不垮我们!”李再祥的腰杆又挺得笔直。他去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是连里的高材生。21日晚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来参军,他动情地说:“我爷爷、父亲都当过兵,我从小就有军人情结。这回参军,我希望在‘硬骨头六连’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练出真正的‘兵味’来!”
装甲兵海上训练,虽说是一项基础训练,却很艰苦,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一路上记者总在想:这种训练,最需要的战斗素质是什么?耳边突然传来指导员的声音:“XX号装甲车已到达目的地,开始进行战术课目训练。”
装甲车在海上时而直驰,时而绕行。几趟下来,记者已经被折腾得说不出话。但是战士们却精神振奋,背包在肩,钢枪在握,锋锐的气氛充满整个车舱。从他们的眼神中,记者似乎明白了:前面就是战场,胜利就在前方!海上击浪是战场,最需要勇敢,最需要意志。必胜的信心,产生无可摇撼的坚持力!
大约1小时后,编队训练结束,装甲车原路返航。等驶到离岸约1公里处,战士们的斗志再一次被激发起来,他们纷纷穿上救生衣,如猛虎般跳出舱门,进行更为艰苦的“武装泅渡”训练。战士们背上约8公斤重的装备,在巨浪中前行。有的战士游上岸后又折返回到海里,偷偷加练。由于游得太猛,新兵石崇崇、吴斌斌、马喜杰的腿肿了,可他们还是咬牙坚持着。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有一名战士在海里高喊口号,立刻有数百人响应,喊声连成一片,响彻整片沙滩。
11时30分,返回驻地的路上,战士们激昂地唱起了《六连连歌》:“硬骨头六连硬在哪里?硬在勇猛顽强从不畏惧,刺刀见红,杀出威风,硬仗恶仗创奇迹,千锤百炼战旗红……”在这次海训中,记者亲身体验了铁打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