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临海最高温度39℃。
“来,来,来,喝杯凉茶解解暑!”正午的阳光耀眼逼人,当记者满头大汗来到临海古城墙下的古城小学旁时,“炎夏送清凉”的茶铺后面的两位老人,远远地就在热情招呼了。记者一口气喝完了一杯,老人高兴地笑了:“好喝吧,这个凉茶铺摆在这里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喝的人可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呢。烧水时,我们在里边放了薄荷叶、霍香叶,很解暑。”
凉茶铺临街的桌子上,一字儿摆了10多杯倒好的凉茶,装茶水的是一次性纸杯,上面还盖着方形的玻璃片:“免费也要搞得干净卫生,大家喝了才放心。”
两位老人分别是64岁的退休职工王雪云和57岁的退休教师王文漪。她们告诉记者,城墙外的望江门大桥造好后,这里来往的人很多,特别是农民,经常在大热天里挑着重担、拉着车子,很需要喝杯茶解解暑。当时有几位退休的老人看到了,就在每年7月至9月这段最热的日子里,自己掏钱摆出凉茶铺,免费向路人供应凉茶,结果主动参与的退休老人一年比一年多。
今年,市总工会退休职工学习协会新风组的百余位老人一如既往,每天两人一组,冒着酷暑,轮流守着凉茶铺,从每天早上7时一直到下午5时。至于买煤饼、纸杯等的费用,都是老人们你五十、我一百地从退休金里自愿凑出来的。
茶铺里有一本“新风组日志”,上面详细记载了每天的天气、群众反映、供应凉茶人次等情况。粗粗翻看了一下,记者读懂了这个茶铺经历:每天都会有二三百个路人到这儿喝凉茶,老人们至少需要准备5到6桶凉茶。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吴仲义边喝边对记者说,守茶铺的老人不断在换,却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这种善心很让他感动。
“你们今年又来摆茶摊了,真是辛苦了”,“你们是在真正地献爱心。”在“新风组日志”里,还写着老百姓的感激之词,有个署名为“一拉车人”的还题了首诗:“赤日炎炎猛如虎,过路行人口干苦。新风小组做好事,一杯清茶凉心头。”
这么热的天气,身体吃得消吗?王文漪老人笑了笑:“义务送凉茶的老人,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我们算年轻了。”15时06分,记者离开时,当天已有410人光顾了这个免费凉茶铺。
本报记者 朱海兵
临海市委报道组 周桂林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