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4%,创32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CPI连续4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这一轮由食品价格带动的CPI增长,会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上半年CPI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其余则有涨有落,水产品价格上涨3.7%,鲜菜鲜果价格下降2.9%。
李晓超指出,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中,食品价格带动了2.5个百分点。如果扣掉食品因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这说明,食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鲜蛋价格。
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上涨原因是什么?李晓超解释说,粮食价格上涨首先是因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其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消费以及饲料需求增加,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如乙醇项目,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也相应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在上半年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生猪价格上涨尤为突出。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全国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供应。
由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低,相应显得今年上涨幅度较高。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
李晓超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屋销售价格还在上涨,股票指数在波动,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现食品价格上涨和房屋销售价格上涨的叠加作用,将引发价格上涨的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