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瑶溪边上,有一座房子,挂着“生态保护站”的牌子,这是在创建市级生态村时设立的。
在创建完成后,生态站雇请了几位村民,负责看管山林、水里的鱼以及公路卫生等。这几位村民都是自己报名,然后由村民小组长“推荐”产生的,其主要职责是管卫生,每人每年大概有4000元收入。
在此之外,村老人协会成立了一个监督小组,专门负责监督生态站的工作。
许素华说,2005年时,6个自然村各选派了一个老人,在老人会下面设立6人监督小组,每月对生态站的工作做一次监督,每次监督可有30元补贴。
根据村里制订的规则,如果发现问题,监督小组不能直接干预和指挥生态站,而必须向村委会报告,然后由村委会通知生态保护站整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许素华说,实际上这个监督小组基本上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平时角角落落都收拾得很干净。包括以前经常发生的偷偷捕鱼等事项,现在也基本上没有了。卫生方面发生得最多的事,是把建筑垃圾往河道里扔。一些村民认为,建筑垃圾和石头一样性质,抛在河道里没关系。一旦监督小组发现此类事件,村里会找到责任人,令其改正。
今年70多岁的陈运轩是瑶溪村老人监督小组的“领队”,自从退休后他便一直赋闲在家,后来被村里请到村委里帮忙。村里老人会成立监督小组之时,由于平时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陈运轩便成了这个小组的负责人。
陈运轩觉得,既然有了监督小组就不能马虎,对于村里的卫生监督工作,他总是尽心尽责,每天和小组的成员们都会留意各处的卫生状况,遇到一些乱扔垃圾的现象,就会当场纠正。为了确保监督工作的实效,较真的陈运轩每次检查之后还要把各处卫生状况,以书面的形式反映出来交给村里,这也迫使当地许多村民卫生意识越来越强。
许素华说,当地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村委会和村民讨论的结果。每次有什么大的动作或者工作,他们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待通过后,执行起来自然就没有什么难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