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7月18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朱润晔) 为了不让太湖蓝藻在浙江水域暴发,确保百姓饮水安全,我省日前紧急启动了总投入1.2亿元的省重大科技项目“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省科技厅组织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湖州市科技局等5家单位的科技人员,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蓝藻暴发的原因,是因为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项目专家组副组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陈吕军教授说,大量含有氮和磷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物不断排入太湖,造成湖水中的氮和磷含量急剧上升,导致湖水“营养过剩”,蓝藻等水生生物在“吃”了这些营养物质之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就会疯长暴发。给水体“瘦身减肥”,降低水里的氮和磷含量,也因此成了项目的主要攻关内容之一。据介绍,针对目前我省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缺乏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的现状,这一重大科技项目将研发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利用细菌“吃”掉污水中的氮和磷,让蓝藻“营养不良”,不能疯长。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