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媒体点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奥运探营”
报道员准备就绪
· 奥林匹克珍藏品
启运赴中国巡展
· 杭州西湖健步走将在
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举行
· 火箭队大前锋添新丁
· 莲花峰上七壮士
· 中国队告别亚洲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比“狼牙山五壮士”早一年的壮举
因英雄无语而迟到六十年的报道

莲花峰上七壮士
  2007年建军节将临,军史备受关注。很多人知道“狼牙山五壮士”,但不知道天津蓟县盘山还有“莲花峰七勇士”的壮举。

  盘山距离北京90公里,在盘山烈士陵园的陈列馆里,年轻的女讲解员会给你介绍:“在抗日战争期间,盘山发生过‘莲花峰七壮士’的故事,就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

  她说的是在抗战初期的1940年,七名八路军战士,在完成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之后,从莲花峰顶西侧跳下了山崖,六名战士牺牲,班长马占东幸运地活了下来。

  近日,《光明日报》记者张天来两探蓟县,又飞四川,寻访英雄的家属亲朋、生前战友和众多知情人士,搜集有关史料,写出了这篇迟到了60多年的报道。

  故事情节几乎和

  “狼牙山五壮士”一模一样

  事情发生在67年前的1940年春天。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率八路军一部来到盘山东北部深山里的梁庄子,开始了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日本侵略军为扑灭将要熊熊燃起的抗日烈火,纠集强大兵力,分几路向梁庄子猛扑过来。面对强敌,八路军被迫转移。这时,警卫班长马占东率领6名警卫战士,主动向包森副司令员请求担任阻击任务,掩护主力撤离。

  在大部队转移的同时,七壮士开始由东坡攀登莲花峰。他们用密集的火力把疯狂进犯的日寇吸引了过来。他们利用有利地形,一边后退一边阻击敌人,像牵牛鼻子般把敌人引到了莲花峰顶。在这里,他们打光了子弹、用光了手榴弹之后,用山顶上的石块掷击敌人。

  当石块也扔光了之后,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七位壮士宁死不屈,纵身跳下了莲花峰。

  这七位跳崖的勇士中,六位战士英勇殉国,班长马占东幸运地被树枝挂住,后被当地农民救下来在老乡家中及山洞里养伤,后来转到地方治疗。

  作家没有寻访到马占东,

  致使英雄的事迹没宣扬出来

  七勇士的壮举,人们不会忘记。当时,十三团二营教导员王文(后曾任司法部副部长)一到二营,就听到干部动情地讲述着隶属二营的警卫班七壮士跳崖的故事。1941年,王文的简短报道刊登在十三团的《生活报》上。这是此事最早见诸报端。

  当时《生活报》的编辑是十三团宣传干事、后来成为著名军旅作家的刘大为。包森副司令员在1942年光荣牺牲之前,不止一次地向刘大为交代任务,要他深入细致地采写莲花峰七壮士的动人事迹,包森还特别详细地向他介绍了马占东英勇杀敌的许多故事。不久,刘大为调离了十三团。马占东和他战友们的故事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但是,在后来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无论他怎样努力寻找,也始终没有能够探访到马占东的踪迹。

  新中国诞生后,记录莲花峰七壮士的努力仍未停止。蓟县档案馆馆长王雪松,作为抗战时期的老干部,通过马占东家乡的亲属,终于找到了马占东在四川的通信地址。在广泛搜集并在马占东来信提供材料之后,王雪松撰文记述了莲花峰七壮士的事迹,发表在1989年3-4期合刊的县办刊物《山里红》上。这是报刊上对于莲花峰七壮士的第二篇文字记载。

  马占东未曾透露六位烈士的姓名

  2002年,传来马占东逝世的消息,这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首先是青年业余作者、蓟县国税局的一位干部在2002年3月的天津《今晚报》上报道了60年前的这一动人故事。同年,已近80高龄的刘大为闻讯赶来墓地,抱着马占东的墓碑悲恸地说:“你让我找了60多年!”2004年,刘大为逝世。在他逝世之前出版的文集中,有撰写的莲花峰七壮士的纪念文章。

  张天来在采访中,问过马占东的家人和一些知情者,莲花峰七壮士跳崖以来的60多年中,特别是在马占东逝世之前,有没有留下为国捐躯的6位烈士的名字?一次次的问询,得来的却是同一个回答:没有。七壮士中的幸存者马占东在60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什么没有想方设法把七勇士的故事传扬开来?

  从家乡父老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的马占东对莲花峰往事的叙述只有一句:“情况忒紧,没办法啦,宁肯跳崖,也不能当俘虏!”

  马占东还经历了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和大小凉山的剿匪

  马占东的战斗生涯也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1919年,他出生在一个雇农家庭。1935年起,他担任蓟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员。1938年,宋时轮、邓华支队挺进冀东,他入伍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1940年,他随包森开辟盘山根据地,担任警卫班长,随后就发生了莲花峰七壮士的壮举。

  没人知道马占东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次死里逃生,当他跳崖之后,养好伤,便重返抗日前线,带领蓟(县)遵(化)兴(隆)人民武装,把日本鬼子打得晕头转向。作为勇士,作为生者,他选择了为人民继续战斗。

  打跑日本侵略者,战胜国民党反动派,他马不停蹄。新中国诞生之初,他又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从战场荣归之后,他又奔赴四川西昌,参加大小凉山的剿匪战斗。

  在战火的锻炼和考验当中,他一步步地由连长晋升为营长、团长,肩上的重担不断在变化着分量,唯一不变的是他身先士卒的战斗风格。几乎每一次大小战斗激烈进行当中他的岗位都是在战场的最前沿。他在西昌剿匪时的副政委兼副团长冯玉贞,至今仍十分清楚地记得: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报告说土匪来了,大家放下饭碗,拿起枪就追,跑在最前面的是团长马占东。前沿离敌人最近,指挥最有效,也最危险。直到逝世时,马占东身上还有十几块弹片没有取出。

  “傻劲”伴随英雄马占东一生

  剿匪胜利结束,马占东在金堂县担任了几年武装部长,1962年领导让他离职休养,极不情愿的他直拖至1966年,才举家迁到省军区温江干休所。

  照理说,按马占东参加革命的历史来看,当时与他有过接触的地下党的几位负责人后来都是河北省的高级干部,完全可以为他作证。但马占东却怎么也不肯找这些当年战友去说情,还坚决不许孩子们去找。

  写到这里,我想起家乡人民给他起的“张傻子”这个绰号(他本名张正顺,“马占东”是参加革命以后的化名),说的是抗战期间马占东整天只知道打日本鬼子的那股子韧劲。当时可能没人想到,这股子“傻劲”竟然伴随了他一生。

  1973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在一次边疆冲突中负伤致残,马占东不愿给国家增加负担,硬是把儿子接回家中自费疗养。

  又一年,省里劳动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当年十三团的老战友来看望马占东。得知马占东的二女儿作为知青在农村插队,老战友说可以帮助搞一个“指标”,把孩子调进城里工作。当“指标”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让孩子退了回去。他对孩子们说:“我们不能接受这种特殊待遇,不能搞特殊化!”

  也许只有那莲花峰才可以理解马占东的这一生。对那些用生命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们来说,莲花峰上的纵身一跃,不是一个永志不忘的标记,而只是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一个开端。

  2002年2月,83岁高龄的马占东在四川省军区与世长辞。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家人由四川护送他的骨灰回到故乡,将其埋葬在盘山脚下。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洒下鲜血的地方,那是他们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为民族而战的地方。

  (据《光明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体育新闻 00011 莲花峰上七壮士 2007-7-19 48256F32002924A64825731C002E0B7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