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有关方面表示,将对太湖地区的化工、医药、冶金、印染、造纸、电镀等行业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对干部实行生态环境指标“一票否决制”,在2008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到2010年,太湖流域地区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要提高到3%以上。
入夏以来,许多地方大面积、多流域水污染危机以猝不及防的态势逼到全社会眼前,近期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活生生的环境现实,让我们更清晰、更进一步地看到区域经济、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没有环境保护,就不会有真正造福于社会的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区域和流域经济一体化,从环境保护入手,探索出一条区域和流域间通力合作、互相协作又彼此制约的一体化发展道路,将是一个现实而有挑战性的选择。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关联着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环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决定了长三角环境治理必须走一体化的道路。环境共保,利益共享,必须建立起这样一个机制,才能最终从根本上治理好类似太湖这样大流域的水污染问题。若没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证,即使一定时期内治标,也很难保证长期治本。因此,将流域环保一体化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锋,其实已到了“破冰”之时。
大凡江河,有上游就有下游,有支流就有干流。上游地区要发展,下游地区也要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却不分上游与下游。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量水而行”。时下,有的地方不讲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算算当地的“水账”,盲目发展环境无法承载的产业,这显然不很科学。经济社会发展应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一个地区所进行的开发利用项目首先应考虑水资源“大盘子”的容量和可用量,需要“量水而行”、“量水发展”。
我们不妨学习莱茵河的管理经验:在流域内建立跨省区、民间性质的河流保护委员会,由最下游的城市派出常任秘书长(因为一旦河流污染,最下游的城市受害也往往最重);委员会主席轮流由沿流域各省市的主要领导担任;在委员会中设立观察员机制,把自来水、矿泉水公司和食品制造企业等“水敏感企业”都组织进来,使之成为水质污染的“报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