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野营村”
见闻
· 空中 战鹰轰鸣 伞花飞绽
地面 铁甲驰骋 硝烟弥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野营村”
见闻

——探访“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中方参演部队驻训营地
  “我为祖国争荣誉,祖国因我而自豪……”一连串震天响的呼号声,伴随着一串串枪炮声和战斗机的呼啸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上空回荡。

  空旷的戈壁滩上,一个迷彩色的大门映入记者的眼帘,门框上挂着“履行使命谋打赢,捍卫和平砺精兵”的条幅,这便是“野营村”——“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中方参演部队驻训营地的入口。

  和平大道

  走进“野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宽的沙石马路,路旁竖着一块蓝底白字的巨大标识牌,上面写着“和平大道”。再往后,依次是“劲一西路”“劲一东路”“劲二西路”“劲二东路”……一位战士自豪地告诉我们,因为在这里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有“高原劲旅”的美誉,“野营村”的这些道路也由此得名。

  道路两侧,200多顶军绿色的野战帐篷有序排开,100余辆装甲战车整装待发。第一攻击群、第二攻击群、特种战队、综合保障群……每个作战单元都有一个营门,佩戴各兵种符号的哨兵,端枪守卫在门前。

  “和平大道”前方,是一座覆盖着伪装网的“野战修保间”,6名修理人员正在维修3辆轮式战车。满手油污的少校军官王恩甲是这次演习装备维修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部队开训以来,先后有100余辆战车在这里维护保养,确保了全部参演装备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演习。

  战地话吧

  主干道左侧,一顶大帐篷上悬挂着“战地话吧”的字样。掀起门帘,记者看见几部电话机整齐排列,墙上的“爱心小提示”上写着:“战友们千万别忘记保密哟!”

  “妈妈,我在这里挺好的,您放心吧!”列兵布云塔在电话里和妈妈说得正起劲。为解决官兵们打电话难的问题,通讯部门在“野营村”开设了两座“战地话吧”,共60多部电话。

  帐篷内高达41摄氏度

  下午2点至4点是戈壁滩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7月15日下午2点30分,《解放军报》记者走进陆军某部野外驻训地野营村的一个帐篷里。问帐篷里的温度是多少,一名战士回答:“41摄氏度。”“这里的温度最高到过多少?”班长回答说:“48摄氏度。帐篷外的地表温度最高到过61摄氏度。”团长告诉记者:“天再热,温度再高,我们的训练也没有受影响,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战士们的士气都很高。”

  “敲战鼓”和“睡摇篮”

  团长说,除了克服炎热,还要应对大风的挑战。

  “刚来的时候,半夜里突然刮起10级以上的大风,我们的帐篷几次被大风吹跑。各级领导坚守一线,带领战士们把被吹跑的帐篷重新固定起来。为了挡住狂风,我们把重型卡车开到帐篷旁。”风卷沙砾刮到帐篷上声音震耳,战士们形容是在“敲战鼓”;帐篷里的床铺被吹得晃来晃去,官兵们嬉称“睡摇篮”。为了防止帐篷再被吹跑,他们给帐篷打了1米多深的地基,帐篷外面上部拉上两根铁丝,两端系上大石块,深埋在地下。团长对我们说:“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我们的帐篷能抗11级大风。”

  (据新华社、解放军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野营村”
见闻
2007-7-17 48256F32002924A64825731A0046AB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