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的城市发展会议上,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的委内瑞拉的建筑师安东尼奥奥乔亚,批评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的混乱,连发展中的拉美国家的城市都不如。他以北京为例,在北京的马路上已经没有了散步的乐趣,人们走在马路上只是“为了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的机械运动。
安东尼奥先生的话值得认真地反思。我们的城市建设过于讲究所谓国际大都市化,而形成了几乎千篇一律的既定模式,道路建设成为了这种模式的一种重要参数和标志,那就是马路越修越宽,即便非主干道,也都是好几条车道宽阔的大马路,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示一座国际大都市的气派。连接马路两边人们通行的方式,几乎全要依靠立交桥和过街天桥。在世界的很多城市,哪怕是纽约巴黎这样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都难以看到如北京一样多而杂乱无章的立交桥和过街天桥,肆意切割着城市的轮廓线。而与之相对比的人行道,却被不断蔓延外接出来的店铺和越来越多汽车的停车位所占领,显得越来越逼仄。
城市的马路,由人行道和车行道所构成,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马路除承载着交通作用,还必须具有其他的功能,安东尼奥先生所说的散步,就是其中之一。记得我母亲在世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她老人家可以踩着小脚在家前的马路上散步,并可以每天清早走过马路到对面的牛奶站取奶。现在,还能够做得到吗?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大城市里,都能够看到在马路边上散步和跑步的人,他们和身边川流不息的车辆互不干扰。这在我们这里和在如北京一样的大城市里,能够看得到吗?
(据《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