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城市人行道
失去“散步的乐趣”
· 生命,在感恩中延续
· 江苏:
尾灯不亮要受处罚
· 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 哈尔滨:
名片“变脸”印上QQ号
· 特困户家的电风扇又转了
· 67只“小候鸟”
来杭与父母团聚
· 留守儿童
暑假生活更丰富了
· 宁波21名大学生
来杭州生存训练
· “截肢”治病
· 谁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 11款“网游”全面启用防沉迷功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支由20多名浙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几天后将奔赴四川大凉山,但经费不足正在阻挠这些学子成行的脚步——
谁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本报讯(记者 应建勇)这几天,浙江大学学生卢顺才正为一件事而忧心:受本报等发起的“种文化”活动的启发,本月底,他将和另外20多位同学组成一支“种文化”小分队,奔赴他的家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然而,临行在即,此行所需的经费却没有凑齐,为此他特地给本报发来了求助信。

  卢顺才说,小分队赴川大概需要2万元经费,目前,在校团委、学工部、相关学院和广州桦渊助学基金会等的热心帮助下,已筹措了1万元经费。“平均每人1000块钱左右的费用已经是最经济的支出了,现在还差1万元钱,如果实在筹不到钱,我们准备每个同学自己出500元。”来自湖北随州的小分队成员王伟对记者说,“不过,20多个成员绝大多数出身贫寒,50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

  王伟告诉记者,此行还需另外一笔费用,由于浙大学生捐献了一批书籍和衣物,这些东西要从杭州发往四川凉山,需要3600元左右的运费,这笔钱至今尚无着落,迫切希望能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

  7月11日,卢顺才特地向本报负责人发来信件。他说,看到浙江农民正在开展的“种文化”活动,我们非常激动。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因为这里面没有我们的家乡,她虽与浙江远隔千里,但那里更需要人们去播撒文化的种子……我们的力量很弱小,怎样才能顺利成行?怎样才能将这些书籍和衣物运回大凉山?我们渴望得到你们的支持,渴望通过你们得到热心人士的帮助……

  卢顺才的家在凉山州会理县鹿厂镇黎明村,靠社会的资助才读上大学的。今年5月,他在校园BBS上发出一则帖子,呼吁同学们和他一起在暑假期间到大凉山“种文化”。他在帖子中写道:远方家乡还是那样苍凉、落后,那里有一双双渴求知识而迷茫的眼睛……自己身为一名大学生,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我想到了“种文化”,我想我们可以播下一粒粒种子,点燃一点点希望……

  帖子发出后,应者如云。数以百计的学生要求报名参加“种文化”小分队,许多学生还主动要求为凉山的学生们捐书捐物。“我们现在已经收到同学们捐献的6000多册图书和3000多件衣物,由来自各地的20多名同学组成的‘求是之旅——青春创和谐,关爱满凉山’‘种文化’小分队也已经组成,7月28日,我们将正式奔赴大凉山。”

  这几天,小分队已经与凉山州教育局和慈善总会等机构取得联系,同学们捐献的书籍和衣物一旦发送到凉山后,将由当地有关部门赠送给贫困学生。在为期10多天的时间内,小分队成员将到国家级贫困县喜德县等地开展支教和支医活动。

  “我们还将到当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知识、教育、文化是凉山人民走出大山、走出贫穷的根本出路。”卢顺才充满期待地说,“尽管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凉山的孩子的眼神不再空洞,让他们更有勇气坚持……”

  有心帮助卢顺才他们的热心人士,请登陆本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www.bw.zjol.com.cn)校园BBS专栏,或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006571188;85310103),也可以直接联系卢顺才(13777483979)。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谁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2007-7-17 48256F32002924A64825731A0040F7B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