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从被动控制到主动管理
科学治洪初见人水和谐
· 治理淮河:从防御洪水到管理洪水
· 灾区居民心态平静
八处蓄洪区尽显神威
· 把灾难转化成资源
大禹治水给我们的启发
· 淮河遭遇50年不遇洪水
灾区民众从容应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淮河遭遇50年不遇洪水
灾区民众从容应对

  在历史上,淮河水患频频,一直就有“古来乱河”、“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称。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的大别山区,流经安徽、江苏,最终从洪泽湖分出四条水道入海,由于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所以极易成灾。

  防汛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就在此次洪灾之前,淮河中上游水量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还在组织抗旱,但就是这样一场大暴雨,让洪灾不期而至。

  7月13日,记者赶到了安徽。在怀远县,从这些浸泡在水中的树木和建筑物可以看出,水位比平时上涨了最少有一两米,上百幢房屋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孤岛,居民们划着小船,把家里的物品一趟趟运到安全地带。

  在凤台县,记者惊讶地发现,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河边,显得十分轻松,有人还在河边乘着凉,甩起了扑克。

  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没问题,现在国家政府部门特别关心。”

  余台村由于位于蓄洪区里,村庄四周全被洪水包围,现在已变成了小岛。村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被称做庄台,也就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的集中居住区。虽然眼前就是滔滔洪水,但村民们显得十分平静,现在这里安置着1000多人。

  “我们一辈子没照过相,大水现在还照上相了,我可是丑死了。”安徽省颖上县润河镇余台村村民说,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十分明显影响。

  在另一个蓄洪区,蒙洼蓄洪区,记者甚至拍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老人拉着二胡,和邻居们开起了小型音乐会。老人说:“在过去蓄洪的时候,头三天就封闭了,思想安定了。”

  在去安徽之前,听说这次是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记者以为灾区的条件会十分艰苦。可到了灾区后,看到的情景却比想象的好得多。温家宝总理在走访安徽蒙洼蓄洪区的时候也做出了承诺,国家将按照最高标准,对淮河行蓄洪区的老百姓给予补偿。现在灾区百姓生活基本有保障,情绪稳定。

  不过,就在过去的十几天里,他们也曾多次遭遇惊心动魄的险情。

  7月10日晚,安徽阜南县淮河大堤突然出现管涌险情,武警安徽省总队150多名官兵立即紧急赶到现场,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填筑沙石,围堵管涌,附近的群众也赶来增援,经过六个小时的奋战,最终控制住了险情。

  大堤防护人员说:“如果部队不及时赶到救援的话,我们的大堤有可能不保,我们14000多人和8000多亩地就有可能遭殃,后果不堪设想,要是没有部队就完了。”

  从洪灾袭来到现在,始终有这样招之能来,来则能战的队伍守卫在大堤上。从六月底到现在,当地武警、驻军出动上万人次,投入到抗洪一线。

  面对滔滔洪水,当地群众积极地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中。7月10日,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后,安徽全省就有近20多万人奋战在防汛抗洪第一线,日夜巡堤查险,最多时达到了近30万人。在许多乡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妇女们也自发组织起来。

  在怀远县采访期间,记者来到了荆山湖水库,这里的堤坝4年前重新修过,这次是第一次经历特大洪水,一听说是抗洪,这几十名妇女主动来到了大堤上。

  在淮河两岸,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这样兢兢业业的护堤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常常连饭也吃不上,劳累一天后,他们唯一休息的地方就只能是这里。6月末到现在,抗洪人员共处置险情上百起,紧急转移安置49万人,在防汛过程中,没有一人伤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淮河遭遇50年不遇洪水
灾区民众从容应对
2007-7-17 浙江日报000102007-07-17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