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的“胃口”高了,“挑戏”之风很盛,民间剧团一不小心就演砸。但是,演出很公平,演出水平直接与市场挂钩。厦门的几位文化经纪人,连续三年农历9月16日,到富阳新登农村过“时节”的节会上观摩新艺越剧团的演出,第四年才决定请他们到厦门去演出
吕小初是新艺越剧团的团长,她在国有剧团当过演员,后来最终成了民间剧团的团长。新艺越剧团去年演了420场,今年上半年已经演了200场,这个成绩在富阳所有的民营剧团中属于中等。
1984年,时年20岁的万市镇槎源村姑娘吕小初,在富阳文化馆办的培训班里学过一段时间的越剧,但她并没有获得进入剧团演出的机会。直到这年安徽祁门越剧团来浙江招聘演员,吕小初才正式登上舞台。
在安徽,浙江过去的吕小初是“浙江青年演员”,每月拿40元工资,一场次演出有1元补贴,而当地演员每月只有16元工资。
次年,祁门越剧团领导让吕小初把户口迁过去——在当时,户口在两省之间迁转非常困难,何况还涉及到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的转换。就在这个时候,吕小初的父母心疼女儿,觉得远去安徽工作,最终要嫁在安徽还是不舒服,于是让她留了下来。
尽管在国有剧团排戏多于演戏,但毕竟是一份正式工作。回浙江后的吕小初,开始到杭州的一些民间戏班子登台,一天20元报酬,相当于在国有剧团半个月的工资。
这样的艺人生活过了两年,杭州群艺馆举行比赛,吕小初得了“山花奖”二等奖,一时声名鹊起。等24岁生了孩子以后,吕小初又在民间剧团打拼了三年,觉得收入太低,而家里有小孩,经济上比较吃力,就想自立门户。
当时,吕小初演出地点主要在余杭一带,1990年,她在余杭登记注册了“已花越剧团”。4年后,她的剧团回到富阳表演,引发了当地人的争议:“这样好的人才,为什么要流落到外地?”
这时,吕小初才知道原来富阳也可以登记剧团,于是顺势迁回富阳,并改名为“新艺越剧团”。
吕小初说,对她这样在圈子里打拼了一段时间的老演员来说,要成立新的剧团最初的困难倒不是吸引到优秀演员,而是道具。由于农村原有的戏台和道具基本上都在1980年代以前损毁了,所有的演出道具都得由剧团自备,这对刚起步的民营剧团来说,压力非常之大。
“国有剧团为什么包袱很重?就是因为他们排一场戏,或到一个地方演出,必须备齐这些道具,演员又不能兼几个角色,这样的话投资巨大,至少要60多个人才能出场演出。而我们一开始是花5000元租借别人的道具,总共才20个演员。以后慢慢添置自己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当家演员,这些年下来,也有几十万元投进去了,但毕竟没有因一时的巨额投入而拖垮。”吕小初说。
在新艺越剧团刚起步的时候,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即使是年纪大点的演员,观众都不会太挑剔,而现在不行了,农村挑戏之风很盛,一不小心就演砸。
但是,吕小初说,现在的演出很公平,演出水平直接与市场挂钩。一个例证是,厦门的几位文化经纪人,连续三年农历9月16日,到富阳新登农村“过时节”的节会上观摩新艺越剧团的演出,第四年才决定请他们到厦门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