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体育周刊
3  4  
PDF 版
· 为何是“8月8日”
· 成功登顶
世界第十一高峰
· 水上足球 新奇体验
· 攀登14座海拔8000米高峰和七大洲最高峰有何区别?
· “火”热情和“冷”关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火”热情和“冷”关怀
——来自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温报告
通讯员 黄子诚 徐晶 徐小翔
  流淌着的汗水被一次次晒干,直到衣服上留下白白一片盐花;一杯冷饮、一声问候,火热的心中融入阵阵清凉……这几天连日高温,笔者走进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感受夏练中“火”热情和“冷”关怀。

  一天四五大瓶水

  由于室外温度过高,竞技一系的训练课被安排在田径馆。女子七项全能组正在国家级教练洪延庆的带领下进行综合力量训练。

  “一、二、三,负杠慢速半蹲接力跳,40秒3次……”洪延庆肩上搭着的毛巾早可绞出水来,手上拿着的训练卡片也被汗水打湿。仔细一看,竟足足列有十条训练计划。“温度还能适应,因此训练量一定得保证。”洪延庆说。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跳高冠军顾碧威和队友个个满脸通红,大口喘气,汗水早已浸透运动服,训练间隙,她们捧起水壶“咕咚咕咚”地喝水,几大瓶水一会儿就没了踪影。“一天喝四五大瓶算小意思呢!”队员们打趣道。

  田径馆像一个大号的桑拿间,两台大型风扇是惟一的降温设备,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由于空调安装问题,降温设备一时不能启用,训练条件相对较为“落后”。站在馆内几分钟,笔者就感觉闷热难耐,汗水不停地往下滴。

  最舒畅的训练

  相对那些需要在露天环境下训练的项目来说,游泳队要幸福许多,似乎不用太担心防暑降温的问题。

  走进游泳馆,中央空调已开启,大大的室内温度计显示温度恒定在二十几摄氏度。对每天训练耗费大量体力、特别容易出汗的游泳运动员来说,这个训练条件十分理想。

  “其他项目的队员都羡慕我们,炎炎夏日钻进游泳馆,既训练又消暑。”小队员张士杰刚游完7000米的训练量,做着拉伸放松运动。教练陈桦也不时跳进泳池扎个“猛子”。

  二系办公室主任卢钢告诉笔者,因为游泳馆内终年恒温,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不会影响队员训练。“其实已经没有原先意义上的夏训了,我们是根据比赛节奏调整训练安排。”卢钢说,“为备战九月份的全国锦标赛,不少教练已带队上高原训练。”

  “这么好的训练条件,我们没理由不加倍努力训练。”队员们的训练激情高涨。

  趣味训练调节身心

  笔者来到羽毛球馆,这里的空调也已开启,场馆内摆放着大量的饮用水桶,降温工作十分到位。训练场地上充满了清脆悦耳的击球声,办公室副主任张立丹说,羽毛球队夏训的量和平常的计划一样,早上3小时,下午3小时,周四进行些调整。下午到室外进行体能训练,以加强队员适应高温的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女队员朱寅莹正和队员一起用趣味训练法消除疲劳,十几个人分成两队,每个队员只能接一拍,在轻松中完成技术训练。“夏天训练精神上容易疲劳,通过趣味训练法,调动了积极性,对老队员伤病的恢复也有所帮助。”

  王跃平教练说,在保证运动员训练量的同时,也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解决队员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全身心地备战大赛。

  射击、射箭、皮划赛艇、帆船帆板、举重、柔道……在教练员的带领下,各队夏训紧张有序。

  后勤保障紧跟上

  早在夏训到来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管理处就未雨绸缪,对各个场馆的空调、电扇进行了检查、维修,并请专业清洁公司清洗了空调滤网,针对排球馆等场馆相对闷热的实际情况,安装了排风扇等通风设备。

  科医处已从7月1日起,为各运动队配制清凉运动饮料,并已针对夏季肠道疾病易发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卫生常识的宣传。

  日前,综合管理处召开夏训工作会议,要求场馆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跟着运动队走,运动员练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下班。

  在膳食服务方面,每天中午将提供各队运动员下午所需的点心和水果,每月发放饮料一箱;在饮食中增加水果、牛奶等。

  当然,除了物质保障,运动员训练之余的休闲时间也没有忽视,体育场路校区正计划开展晚上纳凉活动,不但每晚定时开放电脑房,还为运动员开辟棋类活动室等活动场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周刊 00012 “火”热情和“冷”关怀 通讯员 黄子诚 徐晶 徐小翔 2007-7-13 48256F32002924A648257316002FC7C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