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两位异乡客的诗歌情愫
· 勤奋是金创作忙
· 公交司机的文学梦
· “独角戏人”的快乐人生
· 采风路上一对“姐妹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位异乡客的诗歌情愫
  “你是啥子地方的哦?”“重庆。”“我们是同乡吆!”本次采风团中有两位来自重庆的民工代表:张守刚和郑建伟。他们同是重庆人,先后去过广东、江西、湖南、黑龙江等地闯荡,后来不约而同来到浙江,又同在浙江一个城市义乌工作。得知他们俩的来历,记者又惊又喜。

  张守刚是采风团的“重量级人物”,熊腰虎背,不仅仅是体型魁梧,连行李、背包也都是采风团里的顶级首选。反观郑建伟,恰是截然不同:文静瘦削,脸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两个人同住一间房,却被分在不同的采风小组;来时同坐一辆车,走时却带走了不同的回忆。两人虽然有众多的不同,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对诗歌的酷爱。张守刚著有个人诗选《工卡上的日历》,而郑建伟的作品曾获全国“鲲鹏文学”大赛优秀奖。身为同乡人,同为异乡客,两人在文学上的酷爱,造就了两人的默契与情谊。

  一本《1985-2005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张守刚和郑建伟的名字赫然在目。记者打听两人的交往历史,原来他们在诗歌界早就有了神交。稍长的张守刚生于1971年,1997年开始诗歌创作。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他给记者朗读了一段他旧时写的诗:“从风雨中赶赴/一次春天的流浪/我被一辆从家乡开出的列车/扔向南国……”在他的打工生涯,一段笔头,一张废纸,都是十分宝贵的创作资源。边打工边写诗,《诗刊》、《北京文学》、《作品》、《中国诗选》、《诗歌报》先后发表过他的作品。从2001年起,作品连续5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选》。

  与自己的同乡相比,斯文秀气的郑建伟戏称自己是“半个浙江人”。从1998年来浙江算起,他在浙江打工已经将近10年时光。介绍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郑建伟呵呵一笑,他做过商场的电器营业员、酒店销售、厂报编辑。自199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在《中国青年》、《珠江文艺》、《北方文学》刊登了上百篇稿件。更让他自豪的是,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首届全国 “鲲鹏杯”进城务工青年文学大奖赛中,他有两篇散文、诗歌分别获得优秀创作奖。在记者面前谈起获奖的往事,不善言语的郑建伟变得刹不住话题。

  入夜万籁俱寂,忙碌了一天的采风队员们早早进入了梦乡。“这里有白马湖的水光潋滟/这里有春晖园的博大精深/这里有柔意绵长的曹娥江……/走进上虞 在这里小住/我以一个外乡人的身份/不愿再离开。”采风归来他俩顾不上休息,挑灯夜战,在房间里吟起了心中涌起的诗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两位异乡客的诗歌情愫 2007-7-13 浙江日报000132007-07-13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