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奉化让母猪
用上“土空调”
· 穿梭于热浪中的送水工
· 把绿荫种在屋顶上
· 出国留学购汇有讲究
· 人民币汇率
再破7.58关口
· 庆典不搞排场
金戒酬谢员工
· 沪深两市
成交量大幅萎缩
· 上半年石油进口
创历史新高
· 6条扬子鳄上海“进洞房”
· 南麂列岛
特种邮票发行
· 伏休了,旅游去
· 中国档次最高的表仅售2980元?
· 加顶草帽生意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天送六七十桶水,至少有1200公斤;来来去去跑数十公里,爬二百多层楼;每天喝水20公斤……这就是——
穿梭于热浪中的送水工
本报记者 黄宏
  一走近老昝,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汗味。再细看,他天蓝色的送水工制服上沾满了白斑,那是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盐分。“天气太热,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总是有股味道。”老昝憨笑着说。

  老昝名叫昝恩原,今年45岁,安徽太和县人,前几年他来到杭州,在老乡办的凯旋路送水点当上了送水工。入夏后,他一天要送六七十桶水。

  虽然昨天下了一场雨,气温降了一些,但是今天火辣辣的日头又出来了。下午1时30分,记者随老昝一同出门送水。路面上热气蒸腾,地面温度有45℃。昝恩原跨上了电动车,载上桶装水,像鱼一样在车流中穿梭。他笑着说:“现在还不算热,三四点钟才热呢。”

  下午1时37分,我们来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环保楼。他把车靠在墙上,扛着桶装水,一步三台阶,一口气跑进一间办公室,迅速地将水换上饮水机。记者暗自计时,从停车到拎空桶下楼,整个过程不过1分半钟。“一桶水有20公斤,放在肩上时间越长就越累。”昝恩原说:最怕有些人叫了送水,送去时没人,结果来回都是满桶。那一趟的疲劳,等于平常的十趟。

  我们从华家池校区回到了送水点。“盛世圆邦”——还没进门,送水点值班员就喊了下一个送水点地址。老昝来不及下车,接过同伴递来的一杯水,一饮而尽。“你知道我一天要喝多少水吗?”昝恩原伸出一根手指,笑着说:“一桶,20公斤!”说完,他装上水桶又上路了。

  重返送水站,老昝休息片刻,又灌下了一大杯水。他告诉记者,对杭州的夏天又爱又怕,爱的是夏天送水多,可以多赚钱;恨的是夏天太热,实在吃不消。每天早上7时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10时才能下班。每天送六七十桶水,至少有1200公斤,来来去去要跑数十公里,爬二百多层楼。

  “有时候居民打电话来买水,我们实在忙不过来,所以会迟一点送到,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老昝有些歉意地说。(本报杭州7月11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穿梭于热浪中的送水工 本报记者 黄宏 2007-7-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15002EB3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