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众多考生钟情农学专业
· 生态补偿机制激发环保动力
· 平湖童车在创新中重生
· 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在继承与创新中推进我省政协事业新发展
· 发挥“半边天”作用 引领妇女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 京甬联手急救英国商人
· 中天建设杯“共建和谐”
新闻摄影比赛征稿启事
· 如果能挽回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 网友感言
· 即日起牙膏企业
不得使用二甘醇作原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身患癌症,却主动拿出积蓄帮助素不相识的病友,小红为什么要这样——
如果能挽回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本报杭州7月11日讯(记者 秦军 通讯员 孙美燕) 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久久温暖着人们的心。几天来,宁波病友小红(化名)拿出积蓄帮助贵州“癌症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随着“癌症女孩”李小面被找到并得到治疗,一直不肯透露姓名的小红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她是谁?她在从事什么工作?她为什么会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病友?

  昨天下午,我们在省妇保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这位善良的女孩。

  26岁的小红个子不高,但很清秀,因为化疗,头发全掉光了,露出了青青的头皮。然而,她的脸上一直露着笑容。

  见到记者,小红显然不愿过多谈起资助病友这件事。“本来,那只是我们私下的一点想法,真的只是想帮助她一下,并不想公开见报,后来因为医院实在找不到小面,他们才想到了通过媒体寻找。”

  小红是上月7日入院的。第二天,与她同处一个晚上的病友李小面出院回家。当时,她对这位来自贵州的女孩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唯一的印象就是她和她的男友特别老实,都不太说话。”

  接下来的几周,小红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由于进行了大剂量的化疗,6月中旬,小红的肝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病情一度危急,连病危通知书都发了。

  “那时,我们一家最大的感受就是体会到生命的可贵,那时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和亲人呆在一起!”小红的丈夫感慨地说。

  后来当小红和丈夫、妹妹偶然听说曾经同她住过一个房间的那位贵州女孩仅仅因为没钱,而放弃了生存的希望时,她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觉得,很多事情只有当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懂得珍惜,对于生命也是如此。如果能花几万元钱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采访中,小红的爱人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两人都在宁波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收入并不高,一年大概在4到5万元左右,但两人再三叮嘱不要将他们的真实单位和姓名透露出去。

  小红说,他们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想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不做这件事情,我也许永远都会想起小面那无助的眼神!”

  目前估计李小面治疗费用需要10万元,好心的小红已经承诺捐助5万元。敬爱的读者,如果您也为小红的真情所打动,愿意捐助剩余的部分,请登录本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bw.zjol.com.cn)或拨打电话:13958068715(本报)或0571—87017913(省妇保医院)联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如果能挽回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2007-7-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150010F53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