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健康人生
3  4  
PDF 版
· 社区出了3 个“名医工作室”
· 健康恰从“志愿”来
· 酷热天要防“情绪中暑”
· 钬激光微创治疗输尿管狭窄
· 一碗霉冬瓜 毒倒一美眉
· 对付腹泻,需合理用药
· 食道狭窄 饭难下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缓解社区“看病难”问题 破解居民“看病贵”难题
社区出了3 个“名医工作室”
  家住杭州董家新村82岁的刘聚源大伯,3年前差点被病魔拖入死亡深渊。日前,这位老人精神抖擞地为昔日救他一命的拱墅区小河湖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小奇名医工作室”揭牌。同一天,挂牌的还有拱宸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申罗英名医工作室”、祥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毛水乔名医工作室”。这是全省首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名医工作室”。普通百姓只需花5元钱挂号费,就能在家门口看上这些名医。当地居民说,这是“为民健康办实事”, 缓解“看病难”问题,破解“看病贵”难题。

  杭州拱墅区很大一部分地处城郊结合部,由于历史原因,老年人和低保困难户比较多。近年来,该区全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化大力气培养德医双馨的医务人员,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名医,并以此来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拱墅区卫生局局长倪荣介绍,拱墅区现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公共卫生机构,首批名医是从1500余名医务人员中海选出来的,经过群众推选、专家评定、组织考察和张榜公示等层层关口,一直热心服务在老百姓身边的马小奇等3位社区医师脱颖而出,拱墅区卫生局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这3个“名医工作室”。政府部门还将给3个名医每人每年3万元项目经费,同时要求所在单位根据条件和工作进展至少给予1:1的资金配套,该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名医签付制,用于学术研究等,并在工作用房、相应设备、助手配备、课题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

  这3位名医,都具有高级职称,并长期在医疗卫生一线工作,年龄在45岁至50多岁,医术上各有专长。马小奇是自学成才的副主任医师,浙江省中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他刻苦钻研、成功研制的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扬名省内外,甚至早上5时许就有病人排队候诊;毛水乔以前师从杭州市名老中医费刘嵩先生,擅长诊治疔疮、背痈、丹毒、皮肤病,发明并制作了如意金黄散、五香散、黄连酊等外用药方,年门诊工作量达万余人次;申罗英主任医师,对疑难危急重病有着独特诊疗技术,包括纠正心律失常,开展溶栓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治及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的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等。

  这些社区群众眼中的名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没有半点架子,热心周到地为社区患者服务。这次给“马小奇名医工作室”揭牌的刘大伯,3年前因肺气肿、严重心衰,被医院告知无救治希望。其家属怀着试试看的心情,请马小奇医师出诊。马医师根据病人脉象及病情,开了3副中药,病人服后病情发生了明显好转。此后,马医师坚持每天上门看望病人,还每隔3天为病人调整一次处方。几个月后,病人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根据拱墅区“名医工程”培养计划,这3位名医还将以带徒的形式,带教和培养一批骨干梯队,形成特色专科,培养出更多的中西名医优秀传承人才,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看名医。

  (高锦昌 夏水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健康人生 00011 社区出了3 个“名医工作室” 2007-7-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13001348D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