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下山住新房 打工到园区
· 民工兄弟,大家关心着你!
· 遂昌拆除十二万吨炼钢厂
· 建筑工人每天午休五小时
· 不适合高温作业调整岗位
· 省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
· 贵州“癌症女孩”找到了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执行死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7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下山住新房 打工到园区
江山近半下山脱贫村成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本报讯(记者 毛广绘 江山市报道组 姜小武) 继白沙村、花园岗村之后,今年,江山市凤林镇桃源村又被命名为省级小康示范村。这样,在江山市新组建的7个500人以上的下山脱贫新村中,有近一半的村成了省级小康示范村。

  近年来,按照“下山脱贫,整村搬迁”的思路,江山市有34个山区村的2万多农民实现下山脱贫。这些村的下山脱贫安置点都处于“黄金地段”:江山市选定的7个下山脱贫安置点,4个在城郊,3个在中心镇,每个点都紧靠产业带和工业园区。下山脱贫对象不仅按成本价分得宅基地,每人还能得到3000元的补贴。部分困难户则可以低价租住市里建的农民公寓。在江山市木材加工园区边上,白水洋等4个村组成了现在的新村桃源村,经过市里组织的免费培训后,村里半数劳力在园区里打工,骑个电动车,每天早出晚归,成了上班族,懂得修锯技术的项明华则成了企业抢着要的“技术蓝领”。

  “我们每个下山脱贫村都是按照省级小康示范村的要求去建设的,市财政每年都要安排800万元下山脱贫专项资金。”江山市农办主任祝兴法翻开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编制的《江山市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说,“建设中的清湖镇清泉小区、峡口镇水香畈小区和碗窑乡凤凰山小区,更是按照现代化农村新社区的要求去建。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还将安排1万多山民下山脱贫。”清湖镇清泉小区有420亩,已有部分村民住进去了,从全市最高村双溪口乡洪岩顶村移民下来的廖芝恩的妻子正在整理新居,她说:“花1.5元钱,坐公交车10多分钟就到城里了,这里安静、空气好,很养神,比生活在城里还幸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下山住新房 打工到园区 2007-7-11 48256F32002924A64825731300462CD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