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爱美的女生,当心这样的“美容”陷阱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突破7.59关口
· 暴雨来了
· 安徽池州向浙商
发出“邀请函”
· 捡一公斤福寿螺奖10元
· 个人炒金“套路”越来越丰富
· 股市“带头大哥”被警方带走调查
· 看看谁是“葡萄王”
· 沪深股市双双回调
· 学生习作:艺术品投资中的“原始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原始股曾经让许多股市投资者掘到了“第一桶金”。如今,一些颇具眼光的艺术品投资者也开始了发掘“原始股”之路——
学生习作:艺术品投资中的“原始股”
本报记者 刘慧
  在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价格已远离普通人购买力的时候,一些有眼光的书画爱好者和收藏界人士,开始把目光转向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以从这些未来的艺术家中挖掘有潜力的“原始股”。不久前在杭州东坡大剧院举行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优秀学生作品展卖会,就吸引了不少怀着这样心思的“淘宝人”。

  家住杭州城西湖畔花园的书画爱好者何光华告诉记者,他已连续3年在美院学生的展卖会上买了近30件作品。那天在展卖现场,他原本看上了一幅国画《山水涧》,可是在他之前已经有好几人跟作者下了订单,他只好忍痛割爱。最后,何光华以600元买下了另一幅国画《花卉》。与那些已被市场广泛认可、作品价位超高的大师们相比,美院学生的作品目前的价位可谓“微不足道”。何光华指着墙壁上挂的一幅静物画说,“这幅画被很多人盯上了,我也很喜欢,而它的底价才400元。”

  “相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这些学生的作品真是物美价廉。”捧着多幅作品挤出展卖现场的许正明老人说,这些“小年轻”的未来蕴藏着不可预知的空间,他们的画即使将来没增值,挂在墙上欣赏也不错,反正价格不高。

  “不要看这些学生今天默默无闻,说不定其中就会有未来的艺术大师呢。”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刘江说。上世纪80年代初,当罗中立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时,他的油画《父亲》就已摘取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那张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现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而《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时的价格也才400多元。

  据了解,学生优秀作品展卖,本是中国美院推出的一项帮助本校贫困学生的活动。刚开始,来捧场的大多是学校的老师。慢慢地,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展卖也越办越大,至今已是第四场了。

  “现在,美院学生的作品不仅成为百姓抢手货,浙江一些前瞻性强的藏家也在主动出击。”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说,其实无数个何水法、吴山明正潜藏在这一“原始股群”中,等到他们成长起来了,他们的作品就远远不是今天的价了。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学生中将来成为艺术大师的毕竟是极少数,假如纯粹是为保值增值而广为收藏,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如果是出于爱好,买几幅家里挂挂,倒是装饰、投资两不误的好选择。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学生习作:艺术品投资中的“原始股” 本报记者 刘慧 2007-7-11 48256F32002924A648257307000BEF4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