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大海的声音”
不能就此消逝
· 雨后西湖
更宜人
· 认清五大招生骗术
· 交点腊肉大米当学费
· 高端文化消费,曲高未必和寡
· 浙江理工大学
学生重走西迁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交点腊肉大米当学费
广西一高校教师模仿孔子收费遭非议
  《论语·述而》中,孔子有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凡是送我十块腊肉的,我没有不教他的。

  广西民族大学一位老师模仿孔子,利用假期开办“常跑读书班”,要求的学费就是“一斤腊肉、十斤大米”。然而,当这个招生帖子在天涯社区广西版块贴出后,引发的热捧和非议,一时让他无所适从。

  今年30岁的董迎春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讲师,“常跑读书班”是他利用假期义务为爱好国学与文学创作的高校学生开办的一个辅导班,迄今已有两年。董迎春说,他读书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取得了文学创作成绩。“常跑”是董的笔名。

  “常跑读书班”前3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这个暑假即将开办第4期时,董迎春在招生中提出让学生交腊肉、大米。

  董迎春称这个想法出自上述《论语·述而》中孔子的话。

  他解释,拿腊肉大米拜师是尊师重教的象征。他想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有尊严的,要付出才会有收获。比起那些几百元一个月的辅导班来讲,他认为价值不过20元人民币的一斤腊肉或10斤大米,不算什么。

  “常跑读书班”目前已经收到了十来个学生的申请,董迎春估计暑期到了,还会有更多的学生报名。他表示,这回每个学生都要经过自己的挑选,实行拿腊肉大米拜师。

  然而,这样的招生启事在网上贴出后,立即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议论,有人支持,有人觉得他想出名想疯了,有的认为“师道尊严”不应是一种交换……尤其在当地媒体把这件事公布于众后,董迎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炒作”——这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事的质疑。

  “事情原本很简单,我就是想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把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董迎春说,事情被高度关注,是他始料不及的。

  据了解,为了办好读书班,董迎春先后投入了1万元用于购买书籍,为资助读书班的学生出诗集,他也支付了1万余元钱,而他一年的薪水只有3万多元。为了保证学习效果,为期一个月的读书班他最多只收15名学生。读书班每期都要邀请一些较知名的文学界人士来演讲,这些人中有些是义务的,而有些则需由董迎春付200元钱的车马费。

  “在当今社会普遍缺乏师道精神的情况下,不论别人怎么看,这个读书班我还是会坚持办下去的。”董迎春说。(据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9 交点腊肉大米当学费 2007-7-11 48256F32002924A64825731400322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