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主权财富基金中国“入场”
· 主权财富基金中国“入场”
· 中国“入场”关键在于市场化运作
· 改变全球金融竞争格局的新投资力量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量
· 缘何纷纷成立主权基金
· 基金实力增强让西方疑虑重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缘何纷纷成立主权基金
  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持有美元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的日本政府,已指定日本金融服务大臣山本有二主持组建一个外储管理基金,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政府投资基金,主要投资股票等高收益资产。

  这意味着,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带来的内外部压力,已使成立专业投资公司管理外储资产成为东亚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实际上,韩国政府于2005年3月成立了国家投资公司(KIC),负责管理超额外汇储备。为此,韩国央行已分拨170亿美元外汇储备给KIC管理。

  按照陈超的具体介绍,各国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起点源于国家财政盈余、外汇盈余等国家财富的急剧增加,“不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动因则各有侧重。”

  最初,经济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出口换取外汇盈余的国家,为了保障自然资源枯竭后政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了避免短期自然资源产出波动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这些国家都先后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多元化投资,延长资产投资期限,提高长期投资收益水平的稳定和可持续。这类被称作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比如中东、挪威和俄罗斯等产油国。

  199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日益频繁,为了协助中央银行分流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冲销市场过剩的流动性,出现了冲销型主权财富基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以主权财富基金形式用于中长期投资的外汇资产不属于国家外汇储备。因此,一些国家为缓解外汇储备激增带来的升值压力,便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分流外汇储备。例如,1998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为维持港元汇率稳定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

  现在,最活跃和最进取的主权财富基金要属战略型主权财富基金,最具代表的就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公司。其总裁何晶公开表示,新加坡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新的高增长地区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果淡马锡仍然固守本土,就将失去扩张的最佳时机。

  于是,何晶提出淡马锡应凭借多年积累的资金优势,进入紧缺资金的国家和地区,分享其经济增长成果。因此,淡马锡控股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将1/3资金投资发达国家的市场,1/3用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剩余1/3留在新加坡本土。

  “目前就中国而言,协助央行分流外汇储备,冲销市场过剩流动性,以及保值增值,应该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成立的最基本目标。”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经理沈小平告诉记者,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逐步提高基金更高的战略意图,比如用市场化手段支持“走出去”战略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缘何纷纷成立主权基金 2007-7-11 浙江日报000102007-07-11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