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55个难题进入“一题一协调会”
· “湖鲜一条街”退出南太湖
· 赵洪祝会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
· 放弃治疗的贵州“癌症女孩”,你在哪里?
·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 降雨增多气温稍降
· 吃块西瓜解暑气
· 中国人遇袭巴基斯坦三死一伤
·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昨开始录取
· 香港首批塑质钞票面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鲜一条街”退出南太湖
湖州拆除餐船、渔民上岸、关停印染厂、污水入管网,标本兼治蓝藻
  本报讯 (记者 谭伟东) 面对太湖富营养化带来的蓝藻爆发威胁,湖州最近再出重拳标本兼顾、综合治理,还南太湖一片“清白”。

  由沿岸湖面24条餐船组成的“湖鲜一条街”,曾因既能赏太湖美景、又能品太湖美食,多年来名闻遐迩,但其生活污水问题始终无法根本解决,并存在一定防洪和消防隐患。为此,湖州今年投入2000多万元,以政府收购的形式对“湖鲜一条街”全面整治。自今年6月以来,24条船陆续整体拆除,现已进入尾声。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集观光、餐饮、文化于一体的渔人码头,所有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管网。

  太湖入口处的小梅村,正在启动“渔民上岸工程”。这里尚有百余条渔船长期停泊,数百人以船为家吃住在船上,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湖州逐船调查摸底,进行周密部署,着手通过征收拆除,同时采取建设一批安置房、廉租房等办法,帮助渔民上岸定居。对部分仍具捕捞功能的作业渔船,实行统一停放管理。湖州还计划对长田漾700多亩大量网箱养殖的水面,实施“退渔还湖”措施。

  在沿湖线长达12公里的太湖旅游度假区内,继去年投入8000万元关停一家造纸车间后,又一家沿岸印染厂最近停产。仅剩的两家水泥厂,也制定了详尽的关停方案。太湖旅游度假区新建的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铺设管网,年内太湖沿岸18个村的生活污水,除较远3个村就地进行生物处理外,其余将结合村庄整治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吴继平说:“保护太湖守土有责,我们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太湖。”

  在大刀阔斧清除太湖污染源的同时,湖州加紧在离湖岸约一公里处修筑一条生态修复带,完全覆盖两个太湖入湖口。主要是利用太湖小梅口到长兜港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堆积起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60米的“淤泥埂”直接拦截蓝藻侵袭,并通过人工种植芦苇、水柳、茭白、莲藕、蒲草等形成沿湖湿地水生植物带,大量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有效净化太湖水体。这条生态修复带围出的4平方公里水面,将成为有效预防蓝藻、保护南太湖水质的“生态前置库”。部分转产渔民将组成专业打捞队,长年打捞拦截在生态修复带外的蓝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湖鲜一条街”退出南太湖 2007-7-10 48256F32002924A6482573130030745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