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小荷冒尖”畅想
· 象山曝光
“留宿”小区公车
· 小手牵大手
清洁进万家
· 靠得牢的“管家书记”
· 开创现实与虚拟旅游新模式
· 温岭农民摆下农产品PK大擂台
· 网上可查医药行贿黑名
· 姚庄:小镇抒写大文章
· 杭州八成多孩童未办“少儿医疗险”
· “军歌嘹亮”浙江省军歌
演唱表演大赛圆满结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靠得牢的“管家书记”
——记德清县雷甸镇党委书记闻洪泉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李剑民
  守着上亿元的“钱袋子”,却坐在20多年前的破旧办公楼里办公;身为外乡人,却叫得出一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地名;几乎是“白手起家”,让镇里的“家底”8年间增长了10倍……说起德清县雷甸镇党委书记闻洪泉,当地老百姓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个“管家书记”靠得牢。

  记者走进雷甸镇办公楼发现,这座上世纪80年代造的两层小楼房,有些地方的外墙砂浆已经脱落,露出斑驳的水泥层。在近几年的镇党代会、人代会上,都有代表提议新建办公大楼,至少也要整修一下。

  闻洪泉摇摇头:过几年再说吧,建办公楼不是眼前最要紧的事。于是,有些人说闻书记真“抠门”,只要拿出半个月财政收入的钱,就可以把楼建起来。

  可闻洪泉一心“管”起村里两所小学的教学楼。再苦不能苦孩子,闻洪泉大笔一挥,1500万元。“要先把老百姓最想做的事情、大多数人能够享受的事情做好。”这是闻洪泉“管家”的原则。通村道路改建、危桥改造、自来水通村入户、有线电视、村小扩建……这两年,镇里的钱基本上都花在老百姓身上了。

  这个“管家书记”不愿意在“家”里待着,喜欢往外头跑。雷甸在德清最南边,县城的企业不愿来;“邻居”杭州的企业不熟悉情况,也没人敢来。闻洪泉说:“没关系,我们去跑!”

  “那时我们几乎天天跟着他出门,哪里有信息,就跑到哪里,没有双休日,不分昼夜。”镇干部说,有时候在别人家门口守了两三个小时,晚上10点多才“逮”到人;有时候晚上快要睡觉了,闻书记打电话过来,赶到杭州谈项目。

  8年时间里,“管家书记”闻洪泉先后“跑”来了80家杭资企业带着30亿元的投资项目前来落户。雷甸镇“家底”大大殷实了,年财政收入从902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1亿元,增长了10倍。

  闻洪泉还跑遍了全镇12个村,许多当地百姓叫不上的小地名,他能叫得出,大家都说他“比本地人还本地人”,这个“管家书记”管得细。

  8年来,闻洪泉的下乡民情日记已经记了10多本,密密麻麻写着情牵百姓的一桩桩“小事”:“塘北村曹桂法,女婿车祸死亡,女儿昏迷40天还没醒来,要抽空去一趟”;“洋北村仲根生智力障碍,50多岁,单身,生活无保障,再跟村干部碰个头,他开小店的事再落实一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靠得牢的“管家书记”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李剑民 2007-7-9 48256F32002924A6482573060054D2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