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专家在杭呼吁:
高血脂症已成“无声杀手”
· 全国中职师生技能赛
浙江选手摘冠
· 舞蹈老师正八十
· 浙师大学生发起
保护大运河行动
· 砚台首登西泠春拍
· 城里人到松阳进村“赛文化”
· 空气纯净可远望
· “无水马桶”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 活细菌替代硬盘保存数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个细菌可存1部《新约》
活细菌替代硬盘保存数据
  本报综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消息 日本庆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可长期保存数据的新技术:利用活细菌替代磁盘和光盘等存储媒介,从而将数据保存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

  据悉,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高等生物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选择强壮的枯草杆菌作为实验对象。枯草杆菌是一种无害的土壤细菌,形成能够对紫外线、脱水、供氧和营养物不足以及有机溶剂产生抵抗力的孢子。研究小组最后选定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方程式,从而验证了这种存储方式的可行性。

  实验的第一步是将存储信息中的每一个符号转换成二进制码。接下来,便是将得出的二进制码植入枯草杆菌自己的数据存储密码——DNA。这个日本研究小组随后将携带二进制码的序列码植入细菌。随后,研究小组成功地制造了一个电脑模型,用于观察编码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多大变化。最终他们发现,理论上能够找回99%的编码信息,即使在经历几千年之后也一样。

  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小组的方法能够将大量密码植入细菌的DNA。他们当前能够操控的数量为20万个符号。一位研究人员说:“《圣经新约》大约有100万个英文字母。也就是说,5个细菌能够存储一部《新约》。”

  据有关专家介绍,DNA的完美取决于它的普遍性:它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密码,近乎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共享。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我们像恐龙一样面临灭绝的威胁,我们将如何为未来留下一些信息呢?不幸的是,当前使用的软盘和CD等存储方式并不是新型智能生物与人类共有的东西,但DNA却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地外生物也是以DNA为基础的话,我们与它们建立联系的可能性便是存在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活细菌替代硬盘保存数据 2007-7-9 48256F32002924A6482573120032F8C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