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为浙江留一部党史
· 哲理漫画
· 推动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 扬秋瑾精神 促妇女发展
· 龚育之的理论贡献
· 高举当代中国伟大旗帜
推进浙江又好又快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龚育之的理论贡献
求 是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龚育之同志于6月12日不幸病逝。他的一生曾为党的理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2年9月至1966年6月,龚育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工作,主要研究党的科技政策及其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调查研究科技和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他是我国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专家。1956年起,他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参与制定自然辩证法十二年研究规划草案,参与创办和编辑《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杂志。他撰写了若干有分量的学术文章,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自然辩证法研究文集《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产生了很大影响。

  粉碎“四人帮”后,他被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该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著作和党的文献编辑研究工作。他参与主持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书信选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早期文稿》等。这些著作对于宣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思想,具有重大作用,在广大干部中和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他参与主持编辑出版的第一部邓小平著作选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对于将全党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上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参与编辑的《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为研究这两位党的领袖人物生平和思想,为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他还先后参与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报告、1982年宪法修改草案、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党的十三大报告等中央重要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些重要讲话稿。同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相关著述。

  1988年3月至1991年9月,龚育之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分管理论工作。按照中央要求,参与主持召开了全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小组工作。其间,继续参与毛泽东、邓小平著作的编辑工作,参加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撰写工作。

  1991年9月起,龚育之集中精力系统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论述特别是有关市场经济的论述,写出长篇力作《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读邓小平著作的笔记》,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公开发表,引起广泛反响。1992年,他参与起草了党的十四大报告。1993年,他参与主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编辑工作,后又写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宣传研究文章。

  1994年3月至1999年3月,龚育之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分管理论工作,兼任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和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推进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学习和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6月至1999年3月,龚育之兼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他倾注心血推进中共党史的研究、宣传、教育和资料征集工作,着重抓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稿的编写和上卷的修改等大事。其间,参与起草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五大报告等工作。

  1999年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龚育之继续承担了中央交付的许多重要工作,继续深入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他参与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文件的起草。

  龚育之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编译)、《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科学·哲学·社会》、《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合著)、《在历史的转折中》、《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解放的新起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起点》、《大书小识》、《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论旗走笔》、《在旋涡的边缘》、《龚育之论中共党史》、《龚育之文存》、《党史札记》、《党史札记二集》等。

  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中,龚育之形成了自己一以贯之的理论风格和治学特点。他始终从党的事业大局出发,将理论、政策和历史的研究同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相联系;他以开阔的视野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进行研究,追求和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殚精竭虑;他善于发掘和提出具有价值的新材料和新观点,在国内外理论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道德文章广为人赞,充分表现了一个理论大家的风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龚育之的理论贡献 求 是 2007-7-9 浙江日报000112007-07-09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