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书店成了“避暑胜地”
· 黑客暑期培训班
网上大肆“招生”
· 村里的迷你“119”
· “爱心班学生比本科生还吃香”
· 深圳首个
民间社工机构成立
· 宁波钱东社区承担起精神病人的监护权
· 众人合力救孕妇
· 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尴尬和执着
· 东阳一村民设“草根”奖学金
· 专家进驻校园“谈婚论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开我省先河
宁波钱东社区承担起精神病人的监护权
  本报讯 (记者 汪成明) 宁波海曙区西门街道钱东社区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承担起辖区精神病人张冬妹(化名)的法定监护人,至今已满3年。在当事人有亲友的情况下,社区主动承担照顾赡养精神病人的全部义务,这在我省尚无先例。

  张冬妹原是宁波市玻璃纤维厂的工人。30年前,由于女儿出生不久后夭折,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产生严重的精神分裂。不幸接踵而至,丈夫带着儿子离开了她,从此杳无音信,而她3个兄长拒绝接纳她,年过8旬的母亲无力承担监护责任。当时,厂工会与张冬妹家人协商后,将患病的她送到了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长期治疗,由工会行使监护权。

  3年前,宁波市玻璃纤维厂因种种原因宣告解体,社区党委书记范捷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年过半百的企业工会主席张建英找到他,恳请社区能作为监护人继续照料张冬妹今后的生活。“把张冬妹的事情办好后,我就退休了,否则我真的无法安心。”

  张建英的话让范捷感动。在企业、街道、当事人母亲等六方见证下,社区签署了监护人协议。这之后,几乎每隔一个月,社区都会定期派干部带一些慰问品去看望张冬妹,同时了解她的治疗情况。

  令人高兴的是,也许是“亲人”的经常关照,张冬妹的病情有了好转。最近,记者随社区干部一起去看望张冬妹,她虽然年近六旬,但看起来精神不错,见到社区干部也格外亲热。张冬妹的主治医师付可登说,社区照顾张冬妹比亲人还要细致,每年年初,费用一次性结清;天气热时,三天两头给张冬妹送来消暑用品;过年过节,社区总会派干部到医院陪张冬妹。

  范捷表示,对张冬妹的监护,居委会将负责到底,如果他这一任到届了,下一任居委会干部也会接过这根“爱心接力棒”,一直把她照顾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宁波钱东社区承担起精神病人的监护权 2007-7-9 48256F32002924A6482573040040AC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