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 纪念粟裕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杭举行
· 宁波江东区两千“租农”“牌农”改行
· 挑灯默锲传心印
· 农村自办5桌以上聚餐要申报
· 高校新生要按班级住宿
原则上不许在校外租房
· 免费茶水 滴滴辛苦
· 省政府召开第九十七次常务会议
· 网友热议“大营救”
铁路专家释内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友热议“大营救”
铁路专家释内情

  本报杭州7月6日讯(记者 张帆) 今天,本报一版和浙江日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bw.zjol.com.cn)刊发《动车组上演生死大营救》一文后,引起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热议。在肯定铁路与地方相关部门人员合力救助病危旅客的同时,一些读者也对列车上的医疗条件、救护体制发表看法,认为需要改善列车的医疗条件。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上海铁路局和杭州列车段的有关专家。

  对于一些网友认为列车上只有红药水和创可贴,专家指出,这可能是网友不太了解实情所致。现在每个列车都设有急救箱,由经过初级医疗急救知识培训的列车员掌管。当然,因为列车员不是医生,这个急救箱里只有治疗常见疾病的非处方药。严重的疾病,还需要医生的诊断。

  列车是否可配专职医生?专家表示,列车是个流动性的公共场所,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要配备专职医生,目前难度不小。放眼全世界,除了我国的青藏铁路列车,因为高海拔容易引发突发疾病,配备了随车医生,其他旅客列车都没有专职医生。正因为这样,像列车等公共场所,百姓一旦突发疾病,目前还要靠社会救助。铁路部门在处理类似旅客疾病事件时,有专门的应急预案以及快捷有效的转运方案。《动车组上演生死大营救》一文正是这种预案得到很好执行的体现。紧急救助、广播找医生、紧急停车转运病员,每一个环节在预案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网友热议“大营救”
铁路专家释内情
2007-7-7 48256F32002924A64825731000480EA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