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亚洲金融危机 年回眸
· 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 十年前
命运突然转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名危机亲历者回首往事
十年前
命运突然转向

  10年前,金融危机波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菲律宾,不仅重创当地经济,还打乱百姓生活。

  10年后,3名受害者再度回首,既有往事辛酸,也有奋斗如歌,最难忘事则是命运突然转向。

  “三明治先生”

  10年前,西里瓦·乌拉威乌提坤是当红股票经纪人,有“幽灵”之称,因为他挑选的股票总能升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里瓦是街头售卖食品的小贩,人称“三明治先生”,遭遇典型的“从富翁到布衣”之转变。

  二十世纪70年代末,西里瓦开始股票交易。28岁时,他已是泰国主要股票经纪公司“亚洲经纪”的首席执行官。

  1988年,西里瓦执掌11年的“亚洲经纪”是泰国最大的股票经纪公司。他为不少泰国富商经营股票,自己也开始涉足其他行业。西里瓦从银行贷款3亿泰铢,投资曼谷北部两处高级公寓房地产项目。那是西里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投资房地产。

  1997年7月2日凌晨,金融危机爆发。西里瓦不仅名下原有870万美元资产瞬间“挥发”,而且还背负银行债务。

  破产后,西里瓦告别高级汽车和名牌西服套装,每天沿街贩卖三明治。西里瓦告诉一名美联社记者,“我沮丧而气馁,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身上?’”

  持续几年的官司,以泰国法庭2003年裁定西里瓦破产的结果告终。他名下有将近10亿泰铢未偿还债务。

  直到2006年,西里瓦才勉强走出破产,专心经营自己的生意。他不再投资股市,也不愿从银行贷款。制作三明治和其他食品时,西里瓦只用泰国原料。他认为,这能减少泰国经济对外国的依赖性,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我怕又会失败。”他说。“10年前,我得意、成功还贪心,那时候我才48岁,有着大把时间。现在58岁了,我还能卖多长时间三明治?”

  牛仔裤老板

  印度尼西亚商人朱萨克·苏莱曼在金融危机中关闭自己的牛仔裤工厂。10年后,他又办起牛仔裤工厂,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还在大学时代,苏莱曼就靠卖牛仔裤赚钱。1997年,苏莱曼已经开设两家牛仔裤工厂,雇有1600名工人,每年出产160万条牛仔裤,销往印尼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

  金融危机袭来时,苏莱曼刚从银行贷款75万美元。为避免印尼货币卢比进一步贬值,印尼政府宣布上调利率,苏莱曼所欠贷款的利率从12%涨为30%。以卢比结算,进口零配件的价格几乎翻了两番,生产用电开支也大幅上涨,而绝望的工人们则以罢工相要挟,要求加薪。

  无奈之中,苏莱曼只好关闭两家工厂中较大的一家,解雇了大部分工人。

  金融危机过后,苏莱曼又坚韧不拔地从头做起,重新开设牛仔裤工厂。美联社记者丹尼斯·格雷评价说,正是同样的勇气、韧性与勤奋,最初推动亚洲经济发展。

  虽然工厂尚未恢复到10年前的规模,苏莱曼却颇为知足,认为自己还算幸运。“那时相当困难,但我毕竟捱过来了,”他说。“其他许多人的问题更严重,至少我不用四处躲债。”

  躲债“不如狗”

  相比之下,泰国人普拉差·雷乌帕拉塔纳就没有那么幸运。

  10年前,普拉差创建的泰国石油化工工业(TPI)是一家大型企业。普拉差有意将TPI扩展成为一个大型工业集团,囊括炼油厂、塑料厂、钢铁和水泥等多家制造企业。当时,普拉差是泰国第一名有如此构想的企业家,他为此向海内外金融机构大举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时,普拉差的石油化工集团尚未完全建成。由于泰铢贬值,TPI所欠的大部分外币贷款迅速膨胀。普拉差只能寄希望于延长还贷期限。

  他说:“那是我一生最糟的时候。先前,我周围总有人围着转,给我支持,我从不知道不被人理睬是什么滋味。那些债主对我连狗都不如。”

  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成立专门的破产法庭,负责处理TPI之类大型企业的债务。法庭任命普拉差为TPI债务重组负责人。然而,在TPI的债权方看来,普拉差不过是一个无法偿还债务的欠债人,根本不值得信任。

  金融危机爆发后9年间,普拉差陷入与债权方的持续纷争之中,争夺对TPI的管理权。他同时还要兼顾打官司申请延长贷款期限,面对集团工人罢工等等问题。

  纷争持续9年,普拉差最终败出。破产法庭拒绝继续延长政府试图复活TPI的计划,把这个欠有巨额债务的化工集团交由投资公司处置。

  法庭判决结果极大地挫伤了普拉差。他认为,这是失落的10年,泰国经济在这10年间失去了创造力和竞争优势,泰国生产力水平错过了继续提高的机会。

  10年过后,普拉差损失了一些财富和影响力,但他并不穷。他现年62岁,是一家水泥厂的主管。那家水泥厂本应属于他计划建成的TPI集团。回首10年前那场金融危机,普拉差仍然心痛。

  “这10年里我失去的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他说。“我原本可以用这失去的机遇实现更多创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十年前
命运突然转向
2007-7-6 48256F32002924A64825730F004B6AB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