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广绘) 日前,风景区衢州烂柯山上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衢州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华正媛一行。他们不看美景,只关注树林里人工制作的鸟巢:外形和信箱有些相似,用木板铁丝做成,质朴有趣,和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华正媛说:“这是为山喜鹊等‘森林卫士’准备的‘现房’,半个月前刚挂上,今天主要是检查一下‘入住率’。”
随行的森防检疫站工作人员金有明指着空中飞过的鸟说:“这就是山喜鹊,穿着青蓝的外衣,以松毛虫为主食,一只山喜鹊1年可捕食松毛虫1.5万条左右,可保护1亩地的松林免受虫害。”为留住这些“森林卫士”,衢州市每年都要建一批“现房”,今年又提供了400套。华正媛相告,从检查的情况看,“入住率”达到了一半左右,住户除了山喜鹊,还有白头翁等益鸟。
“别看现在的松林风平浪静,”和松毛虫打了20多年交道的华正媛说,“10年之前,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衢州是全国有名的‘松毛虫窝’,全市200万亩松林,每年都有五六十万亩遭松毛虫害,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严重时平均每棵树上有100多条虫。”那时防治的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时间一长,松毛虫体内产生了抗体,它们的天敌山喜鹊等鸟却忍受不了环境污染,死的死,跑的跑,松毛虫更加猖獗。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上级林业部门的帮助下,衢州市林业局放弃了化学防治的方法,代之以生物防治。“引鸟防虫只是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的一种。”华正媛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还请来了许多肉眼难以看清的‘森林卫士’。” 像只有针尖大小的赤眼蜂,专门把自己的后代产在松毛虫的卵里头。被赤眼蜂寄生后,松毛虫的卵就不能变成小虫子了。还有一种真菌叫白僵菌,菌丝侵入松毛虫体内,使之生病,四五天后就死亡。
鸟巢其实是“小家”,关键还要建设适宜松毛虫天敌居住的“社区”。据了解,这几年来,衢州市加强封山育林,积极调整林种结构,营造混交林,培养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森林覆盖率达到70.9%,为森林长久的生态平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10年来衢州市没有暴发大面积的松毛虫灾害,特别是最近3年,松毛虫害发生面积为零。
编后:衢州人请来山喜鹊、赤眼蜂、白僵菌等各路“治虫高手”,用生态治理的办法巧妙制服松毛虫,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就能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就能更加美好、和谐——这就是衢州巧治松毛虫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