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一样真情暖香江
· 时时刻刻
把香港放在心上
· 香港再获经贸“大礼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时时刻刻
把香港放在心上

——回归十年中央领导关心香港纪事
  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一行乘机抵达香港,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这是胡锦涛同志十年中二度踏访香港。

  回归以来,中央对香港的关怀始终如一。弯弯香江,分分秒秒与中南海紧紧相连;特区遥遥,时时刻刻在中央领导的心上。

  十年来,中央对港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中央领导对香港的关心始终如一,一以贯之。

  回归十年来,每当香港特区遇到困难、危难的时候,中央总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切之情,伸出援助之手。

  1998年香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大鳄”利用亚洲金融危机狙击港元,扰乱香港的金融市场秩序,香港金融体系一时风雨飘摇。在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多次郑重、坚决地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坚决支持维护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给予特区政府有力的支持。1998年7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赴香港参加回归一周年庆祝大会。他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保持香港大局的稳定。

  中央的大力支持,令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香港特区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2003年,内地和香港同时遭遇非典疫情侵袭。当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广东考察时会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仔细询问了香港的疫情。胡锦涛主席请董建华先生提供一份香港急需的药品和防护用具清单,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随后,董建华就向中央政府提交了清单。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在一周内保质保量、全部无偿地向特区政府提供。

  由于内地的防护服与香港的制式不同,有关方面要求内地工厂按照香港的要求加班加点赶制,而特殊眼罩、口罩等只有国外特定工厂生产的防护用具,中央有关部门立即到国际市场组织采购。一周后,所有清单上的货物集中在深圳移交给特区政府。

  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陈佐洱不久前在与媒体座谈时透露了当时的一个细节:看到香港有前线医护人员因非典而牺牲和病倒,卫生部专门从没有发生非典的地区抽调了200名护士,集中训练,熟悉香港医院的管理规则,前后待命两个月,时刻准备驰援香港。后来,香港疫情缓解,这批护士便没有派出。

  由于接连遭遇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和非典疫情,香港经济到2003年陷入低谷。为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香港正式签署,港人称之为“雪中送炭”,“中央送给特区的大礼”。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香港各界的努力下,香港经济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走出低谷。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香港经济增长分别达3.2%、8.6%、7.5%和6.8%。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最近在形容香港经济现状时说:“差不多20年来,现在是最好的情况。”

  十年来,中央主要领导莅临香江多达十几次。中央领导访港,带来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支持和爱护,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政府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定信心。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江泽民同志正确领导下,确保了香港的平稳过渡,实现了香港的顺利交接,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江泽民同志在回归后又三访香港,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的繁荣稳定,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带去了中央对香港同胞的关怀。

  2002年11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积极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提高管治水平,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新局面,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定为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

  迄今为止,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莅临香江多达十几次。他们的到访,总是在重要时刻为特区政府和广大港人带来了国家的支持和关怀,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政府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定信心。

  中央领导每一次访港,都深入到香港市民中间,察民情、听民意,使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大大增强。

  曾荫权不久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回归十年来,中央领导多次访港,不仅带来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和爱护,也向香港市民展现了中央领导的风采,使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大大增强。”

  2003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香港非典疫情的重灾区——淘大花园,专程走访了非典遇难者家庭,并深情地对居民们表示:“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都很关心香港同胞。中央派我来,带来了中央和全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问候和祝愿。我应该来,而且应该再早来一点,也就是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来。”许多居民闻言,禁不住泪流满面。

  2005年9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访港。在一天多的时间里,他登大厦,入小巷,察民情,听民意。2006年6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港。面对面与香港同胞交流,是贾庆林此次访港的一大特点。2006年12月2日,位于九龙苏屋村的香港职业训练局青年学院,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香港行程的第一站。吴邦国热情地与碰到的学员们打招呼,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

  亲切的笑容,真诚的问候,平实的话语,坦诚的交流……中央领导同志的亲民之举,让香港普通百姓如沐春风。香港报章指出,中央领导人将在内地常作的“家访”“搬到”香港,深入普通市民之中,充分反映了中央领导人对香港同胞的关爱,展现了中央领导人愿意了解香港、掌握民意脉动的诚恳态度。

  回归十年,真情十年。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从事港澳工作20多年的陈佐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从事香港工作最深切的体会是,除了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中央别无他求。尽管日理万机,但“中央十分关心香港人的福祉,对香港的安危冷暖是念兹在兹,时时刻刻都把香港放在心上”。

  新华社记者 陈斌华 李凯 张勇

  (据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3 时时刻刻
把香港放在心上
2007-6-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09004F4BD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