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有了“家”, 党员经常受到教育,党员和群众联系得更密切了,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能深切体会到,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已逐步形成,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省委根据中央下发的4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就如何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等内容,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促进我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如今,全省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党员都能接受经常性的教育。在农村,党员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党员家庭教育服务点,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涉农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在社区,党员在市民学校、党员活动中心,学习时事政策、就业技能、文明礼仪;在企业,党员在企业业余党校、职工业余学校、民工学校,接受岗位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培训;在机关,党员在各级党校、机关干部论坛、实践基地,学习政治理论、职业行为规范,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在学校,党员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接受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党员怎么样,群众说了算。全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一目标,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全面推行党员联户、“一员双岗”、设岗定责制度,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全省共有近20万名无职党员认领了服务岗位,在服务群众中发挥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
今年3月,我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百名市县委书记“蹲点调研谋发展”活动。11个市、90个县(市、区)委书记分别带领蹲点调研组,与农户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整整一周,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和群众解决所想、所盼、所急的实际问题。百名书记务实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已连续实施3年多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更是让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员的先进性。每年从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进驻到各行政村的3万多名优秀党员干部,真情实意地帮扶困难群众,帮助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找不到“家”的感觉,曾是流动党员的苦恼。现在,我省的流动党员再也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通过登门走访、信函电话追访、亲戚朋友寻访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外出流动党员逐一登记,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送到流动党员的手中。目前,全省排摸掌握外出流动党员10.27万名,其中94.5%的流动党员已经持有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全省建立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站)5413个,其中县(市、区)党员服务中心34个,乡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545个,村(社区)党员服务站4682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员电化教育网”、“党建短信中心”,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短信,为流动党员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信息“导航”,并设立党员互助金,对经济困难的流动党员提供帮助,让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
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在基层组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基在基层组织。我省各级党组织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立完善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阵地,深化“三级联创”,全面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去年,全省新建基层党组织3658个,新发展党员11.7万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