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在香港
捕捉真实
· 回归大戏的碰撞
· 寻找创作的延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香港
捕捉真实

——访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主创
■张 维
  从上报选题到多方准备用了8个月,拍摄4个月,后期制作2个月。如此浩大的制作工程,从去年就开始,听起来似乎是水到渠成般顺畅,其实不然。“前期拍摄4个月必须完成,时间紧,而且编导大部分没有去过香港,也没有参加过10年前的拍摄。”

  刘文的担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困难。20名工作人员分4个组进行,采取了“边采访、边寻找、边发现”的方法,即在采访中搜寻那些针头线脑般的小线索,挖掘新人物,处处留着心思,时时想着内容。

  也许是天助,在这样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故事的劲头下,编导们发现了很多从没有被媒体报道过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兴奋不已,这些真实且更为生动的例子,成就了今天8集的内容……

  编导李侠:

  感动于物欲横流中的“慈善港人”

  编导李侠说话十分有条理:“我希望能表现出一些和影视作品不同的地方,也找到了因价值观变化而产生的故事和人物。”李侠的希望幸运地成为了现实,他镜头中的香港与娱乐无关,与猎奇无关。“一位老人深深打动了我。”他听说梁沛景是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老人今年70岁,退休前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属于社会上流人群。

  在李侠眼中,老人的生活十分普通,每天他会和太太一起散步,到最近也是最普通的菜市场买菜,其实他却偷偷做着一件“天大”的事。事情要从1996午说起,那时梁沛景到广东省的北部乡村考察,那里简陋的医疗条件让他十分震惊。“我要在内地捐医院,而且要捐100家医院!”梁沛景立下了决心,也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梁沛景并非富豪之家,他自己积攒的钱捐一个医院已经捉襟见肘,他开始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帮忙,但是资金有限。为了完成心愿,他想到“卖古董”。原来100多年前,梁沛景的祖上来到香港做生意,慢慢有了家业,几代积累后,到梁沛景手里,家中已经有了近万件古董。

  “古董好看,但是没有医院好看。”在梁沛景的家中,李侠捕捉到了他的眼神,这是一个特别的长镜头,他手中拿着第二天就要卖掉的犀牛角鼻烟壶,眼中的神情很复杂,有点诀别时的悲壮。

  如今古董只剩下1000多件了,没有媒体的报道,没有公众的关注,只有一直不断的奉献。执行制片人黄卫曾说过,香港人有做好事的传统,而且大多数鲜为人知。“但是他们也习惯力所能及,像梁沛景这样的老人一做,而且做这么大慈善的很少,他几乎把港人的善良、忧患以及热爱等品质都集中于一身。”李侠的概括很到位,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往往让人感动。梁沛景已经建了60多家医院,每建一所他就在中国地图上画个重重的红圈,如今,这些红圈已经连接成片。

  “一家医院能帮5万人,100家就能帮500万人。”这是老人的动力,也是他的目标。

  李侠观察到,在香港,人们遵守“自求多福”的生活理念,对“投资大见效慢”的很多领域没有兴趣,比如“科技创新”。但是拍摄中他听说,一个孩子放弃了前途光明的医科专业,去读冷门的物理,而且……一直做发明创造。那个男孩子叫禤彦勋,一直致力发明:“我想真正做一些东西来改变这个世界。”

  在李侠的一再要求下,禤彦勋让编导去了他的家,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房子住着一家三口,吃饭没有桌子,人多了没有地方下脚。“你们的床呢?”刚问完李侠就发现脚下一个堆满东西的地方好像就是“床”,原来白天这里放东西,晚上挪开了就当床。“以前家里的房子有160平方米,光钢琴就3架。”禤彦勋的父母说。其实他家并不穷,他的妈妈曾是个舞蹈演员,但为了支持孩子搞发明,他们只能把大房子租出去赚钱,自己挤着过日子。

  如今禤彦勋已小有所成,他发明了造价仅为2000元的假肢,比起以前的3万元价格,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有人要来买断这个专利,但是他坚决不卖,理由是如果卖了就无法造福大众。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就是有这样的人。”李侠无比感叹,他的镜头中都是这些例子,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动着身边的人,也改变着香港。

  编导王影:

  他们对于传统总有强烈的认同

  “对于传统文化,香港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王影是纪录片的总撰稿兼编导,他说在香港,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比如在国民教育中心,有专门的中药园,学生可以在里面看实物识药,任何一位市民想要了解传统文化都可以去,那里还专门组织香港人到内地参观。

  “保护传统”、“文化认同”是王影在讲述片中的各种政策性概念时最常提起的。他为此还结识了一位老先生,他叫杨秉坚,60多岁的年纪,一直赔钱做着自己的服装生意。老先生的服装很特别,名字叫“源”,法文名意为“中国白”,源自18世纪令欧洲人惊叹的高贵中国白瓷。“他的服装风格永远是淡泊宁静的棉,风轻水远的丝,水墨的意境,儒道的风骨……”

  王影描述起来诗情画意,那是一种中式服装,却也有很多非传统的元素。在香港一个黄金地段,王影终于看到这个“源”服装店,地段繁华,但客人寥寥。“一直赔钱却一直做,因为他的服装饱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儒道的精神,他的初衷和夙愿就是用最富于现代理念的服饰语言,向世界演绎中国传统文化。”老先生很健谈,多次邀请编导聊天,谈起传统滔滔不绝,但拒绝上镜,只在镜头中留给观众一个神秘的背影。

  “我做的第一集要统领全片,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人物,才支撑起了很多抽象而空泛的概念,如今我们了解的甚至比很多香港人都多了。”王影不喜欢多用语言表述,他擅长让镜头始终处于“纪录”状态,把最真实而感性的故事展现给观众。

  编导董鑫:

  一致的声音成就了主题

  编导董鑫编辑的两集分别讲的是香港的宏观政治和宏观经济,“为了让宏观细微起来,我四处找人。”

  他找的是当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而成为“负资产”的一批人,苏大勇因此进入了他的视线。接到电话,对方很爽快地应允了采访,这让董鑫有点吃惊。

  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近700万人,是世界上有着最高地价的地区之一。回归前,当地推行的“高地价、高福利”政策,形成了回归后极高的地价,也造成香港经济的严重泡沫,买房成为许多家庭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1997年3月,苏大勇购买了丽港城86.1平方米的房产,1998年香港楼价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导致急降,20万香港人顷刻间变成了负资产。几个月中,苏大勇650万港币购买的丽港城,竟然下跌到了1.50万元港币,他也变成了负债500万港币的负资产。

  “如果没有内地,没有自由行,香港会很惨。”这是苏大勇面对镜头说的一句话,之前,他曾是全港为数不多的婴儿摄影师之一,那时候他曾拥有150平方米的工作室,最多雇了20多个摄影师,每天可以拍摄40组婴儿照。而其后的他既是老板也是员工,只能租一个很小的工作间……为了帮助香港度过难关,国家逐步推行“自由行”等新政策,帮助香港恢复经济。“如今我已经变成了正资产,我也愿意站出来讲话,因为没有内地就没有香港!”苏大勇的话并不是仅仅代表他个人,而是一个浩大的群体。

  董鑫采访时深刻感受到,在香港,有一个出奇一致的观点,那就是“没有内地就没有香港的今天”。董鑫为此感慨良多:“这不自觉的成就了我片中的主题,也是港人自己发出的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在香港
捕捉真实
■张 维 2007-6-29 48256F32002924A648257306001018C8 2